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亟待破局

上周新三板成交额更是仅有19.41亿元,接近3月初水平,考虑到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2876家,该成交量意味着新三板已经陷入了流动性困境。对制度红利的政策预期观望情绪渐浓以及二级市场的供求失衡是导致新三板当前陷入流动性困境的主要原因。未来可通过企业、政策和供需这三条途径助力新三板市场走出当前的流动性困境。

4月上旬以来,新三板持续大幅调整。上周新三板成交额更是仅有19.41亿元,接近3月初水平,考虑到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2876家,该成交量意味着新三板已经陷入了流动性困境。对制度红利的政策预期观望情绪渐浓以及二级市场的供求失衡是导致新三板当前陷入流动性困境的主要原因。未来可通过企业、政策和供需这三条途径助力新三板市场走出当前的流动性困境。

交投清淡 新三板流动性跌入冰点

上周共新挂牌100家企业,其中新增23家做市企业。至此,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2876家,其中协议企业2248家,做市企业628家,在数量上已超过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总和,这标志着新三板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从市场整体运行情况来看,上周新三板合计成交3.36亿股,环比增加25.18%;总成交额为19.41亿元,环比减少12.68%。上周协议转让股合计成交10.94亿元,环比持平;做市转让股仅成交8.46亿元,环比下降22.39%。在成交量方面,做市转让股周成交量降低了18.93%,而协议转让股周成交量增加了59.23%。个股涨跌情况方面,上周新三板做市股中有236只上涨,163只持平,227只下跌。

上周共有46家企业发布定增预案,发行量和预计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3.16亿股和16.52亿元,环比增加78.5%和76.87%。有8个行业发布定增预案,其中信息技术占比37%,工业占比33%。此外,上周还新增了企业并购事件8例。

上周新三板交投一路下滑至谷底,日均换手率仅为0.21%。以7月21日为例,当日成交金额仅为3.89亿元,约为同期沪深A股成交总额1.2万亿元的0.03%,新三板流动性跌入了冰点。

三路径破局流动性困境

新三板3月份开始启动的快速上涨行情很大程度是基于政策预期,然而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回调期后,投资者对分层制度、竞价交易、降低投资者门槛、转板等制度红利的政策预期的观望情绪渐浓。另一方面,新三板二级市场股票供求失衡也是引发流动性困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新三板二级市场股票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且流通性欠佳,机构从二级市场交易时难以获得足够筹码,于是大量的资金热衷参与定增,然而定增股票不仅价格上有折扣且没有限售期,定增上市后抛售又给二级市场造成了冲击,进一步加剧二级市场股票的供求失衡。

目前来看,有三个途径可助新三板市场走出流动性困境。首先,企业可通过集体增持或承诺不减持来维护市场信心。自6月28日新三板指数大幅下跌以来,大股东纷纷出手护盘。据不完全统计,期间共54家企业股东增持,17家企业承诺不减持,67家企业停牌,而企业增持和不减持等措施也的确起到一定效果,并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其次,分层制度、转板制度、竞价交易制度、引入非券商专业机构参与做市及降低投资者门槛等一揽子的政策亟待加速推进。此外,改革现有的做市商制度的呼声也愈发强烈。一方面,参考台湾兴柜市场做法,凡做市股票,挂牌公司必须给予做市商至少总股本5%的库存股,同时强制做市商增加买卖挂单数量,以增加做市交易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建议扩容做市商阵营的同时择机建立“竞争性做市+竞价”的混合交易制度。该模式对解决新三板流动性不足、做市商数量瓶颈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在做市数量已有较大规模增长后建议尽快引进公募基金入市,加大资金的供给,以增量资金入市吸引市场存量资金加大买入力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