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7月初的暴涨暴跌后,近期新三板指数均呈现企稳态势。上周,新三板前4个交易日以小斜率缓速下跌,上周五指数出现微幅回暖,三板做市微涨0.69%,收报1422.9点;三板成指上涨0.83%,收报1464.99点。本周以来,指数继续呈现缓慢上扬的倾向。7月23日,三板做市上涨0.17%,收报1443.35点,三板成指微涨0.9%,收报1485.47点。
从指数来看,新三板进入了缓行通道,但交投依旧没有出现回暖迹象,成交量继续下降。有机构人士认为,近期新三板交投热度下降是因为遭遇了主动监管与主板流动性诱发的“双杀”,但目前投资价值已经显露。
交投热度尚未回升
7月23日,新三板共有500只股票出现成交,成交数量达到7998.01万股,成交金额为4.16亿元。其中做市转让成交1721.7万股,成交金额为1.6亿元,协议转让成交6276.31万股,成交金额为2.56亿元。8只股票的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市场的活跃度较之前没有回升。个股涨跌幅有所扩大,9只股票涨幅超100%。
据Wind资讯统计,23日,华图教育的成交额最大,达到7882.85万元。紧随其后的海航华日的成交额为2755.15万元。排在第三位的久美股份的成交额为2675万元。与之相比,风帆电镀、振华股份和安阳机床成交额相对较小,分别为0.33亿元、0.30亿元和0.21亿元。
从新三板股票的市场表现来看,有9只股票涨幅超过100%,同兴股份、恒裕灯饰和绿创环保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54.78%、325%和316.89%;与之相比,大力电工、海航华日和美诺福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8%、46.99%和44.44%。
从上周开始,新三板就基本维持交投冷淡的状态。上周新三板市场共成交2.68亿股,比前一周减少58.25%;总共成交22.22亿元,较前一周下降45.97%。其中,协议转让企业和做市转让企业分别成交1.51亿股和1.17亿股,协议转让环比下降35.3%,做市转让环比下降71.39%;协议转让企业和做市转让企业分别成交11.33亿元和10.9亿元,协议转让环比下降1.33%,做市转让环比下降63.25%。
从个股来看,上周,华图教育和中科招商是仅有的两只成交金额突破亿元的个股,分别达到2.93亿元、1.06亿元,且均为协议转让个股。做市股中,维福特、凯立德、先临三维、金达莱成交金额相对居前。
投资价值或已显露
对于新三板近期遭遇的寒流,据上海证券分析,究其原因,一方面,从4月份起,监管部门便已意识到参与新三板投机资金过多的问题,相继加强监管,主动挤泡沫;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寒流,也带动新三板市场新一轮的下跌,处于成长期的新三板市场也意外遭遇主动监管与流动性诱发的“双杀”。上海证券认为,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机构与企业的增持、相关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市场分层、转板、增加做市商数量等政策的落地,新三板走出低谷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有积极信号透露出市场对新三板的信心正在逐渐恢复。一是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在新三板表现较差的6月底,一周新增挂牌企业数量一度回落至24家,但近期却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尤其在上周,挂牌数量突然大幅增加。二是成交均价明显回升。数据显示,过去一段时间,新三板成交均价处于持续下降的通道中,但上周,成交均价较前一周增长29.42%,达到8.29元,其中做市方式成交均价为9.32元,较前一周增长28.45%,协议方式成交均价稍低,为7.48元,不过增长更加明显,增幅达到52.51%。
自7月22日开始,新三板挂牌数量正式超越A股。有机构认为,随着挂牌企业分化加剧,新三板分层已经迫在眉睫。根据2014年年报,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中,新三板排名前100的挂牌企业平均值较排名后100的企业平均值已出现巨大差异,其中营业收入、净资产总额、市值以及股东户数的相差倍数分别达到273倍、225倍、189倍和207倍。与此同时,挂牌企业整体质量的分化也逐渐明显,截至7月22日,新三板连续两年符合创业板IPO条件的挂牌企业由2015年4月7日的598家增加至725家;而新三板连续两年营业收入不到1000万元且净利润不到100万元的数量也由4月7日的128家增加至184家。
中信证券认为,新三板分层政策的推出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从内部原因来看,市场分层有助于为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流动性培育环境,从而对其他企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从外部原因来看,沪深交易所对优秀企业的追逐战已经打响,迫使新三板必须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融资、交易安排来挽留甚至吸引更多优秀企业登陆新三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