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单晶国内推广已启动
隆基股份 601012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徐柏乔,周旭辉 撰写日期:2015-05-04
2015 年4 月30 日收盘于55.49 元,六个月目标价65.00 元
公司于2015年4月30日发布2015年一季报:公司201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18.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400.04万元,同比增长52.52%,略高于此前业绩预增公告中50%的增长;每股收益0.14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单晶硅片属于高门槛制造业,公司通过产业链深耕细作,已形成了自己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并打造全产业链布局的光伏航母,2015 年公司仍处于高速成长期,国内单晶普及时机成熟,成本、规模仍是公司的核心优势。
我们预计2015-2017 年EPS 为0.98、1.46、2.14 元,我们给予目标价65 元,对应2016 年45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市场开拓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储能政策不达预期风险。
点评:
单季度毛利率创短期新高。公司一季度毛利率达21.50%,创2012年以来单季度毛利率新高,显示了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公司近年来成本下降、尤其是非硅成本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根据我们拆分估算,公司非硅成本已经下降至0.10$/W,后续随着金刚线切割等多项先进工艺的推广升级,隆基有望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甩开其他竞争对手,进一步缩短单晶、多晶价格差,另单晶普及更近一步。
国内单晶已经收到认可,替代多晶已不遥远。全球晶硅光伏电站约有7成使用多晶硅,3成使用单晶硅,且单晶使用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在国内应用并不广泛。然而随着隆基单晶硅片的品质提升、成本下降,打开了国内市场的推广之路。公司以自建高效光伏电站为起点,向市场展示了高效单晶的优势,并已经开始获得一些巨头的认可,15年2月与华为签署备忘录开展智能化电站,15年3月与特变电工签署合作协议,宣告了公司单晶硅片收到国内市场关注。公司近日又宣布,已成为中民投组件项目中标候选人,中标金额4亿元左右,与通威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渔光互补”应用市场,隆基品牌单晶硅片已经在市场认知阶段取得极好效果,目前已经开始进入推广阶段,成长空间将非常广阔。
单晶时代即将来临。根据我们的拆分估算,目前P型单晶与多晶的成本差距大约在0.02$/W,经过1-2年的努力,成本差距缩小了约0.01$/W,而金刚线切割、薄片化等技术只适用于单晶,无法在易碎片的多晶上使用,所以未来两者成本差距仍将拉近,而单晶在转换效率上增长空间也更大,多晶在达到18-19%的转换效率后边际效应开始显现,增长缓慢,而P型单晶目前转换效率在19-20%,N型单晶在22-25%,N型理论上甚至可以达到30%的高效率,目前P型单晶在性价比方面已经超越多晶,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随着成本迫近甚至达到持平,多晶有望大面积被P型单晶取代。
产业链全部局,打造光伏航母。公司收购乐叶公司85%股权之后,又投资设立乐叶光伏子公司整个组件业务,公司真正形成了多晶硅-硅片-组件-电站的国内最全产业链布局,综合实力更上一个台阶,依托自身硅片的核心优势,成为国内单晶的代言人,根据我们此前对于单晶替代多晶的趋势判断,公司有望依托国内单晶的普及,成为航母级公司。而单晶相比多晶而言,技术门槛要高很多,工艺沉淀与成本控制是核心,其他企业向追赶隆基的脚步将越发吃力。
股权激励保驾护航。公司于14年10月公布股权激励草案,业绩考核目标设定为2014-2017年,营业收入较2013年增长不低于40%、80%、130%、180%;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400%、600%、750%、850%。高净利润增速一方面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经营情况的信心,另一方面实施将实现现有管理层、核心技术人才等与公司利益的高度绑定,利于经营团队的稳定性,进而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与扩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