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A股市场,次新股绝对是热门话题。新股上市后屡屡创出历史涨幅纪录,股价的大幅波动也是极其剧烈。次新股的飙升,也引来众多机构的关注,刚上市不多久,这些资本市场新面孔就迎来了诸多机构造访。
而在大牛市背景下,次新股们也希望把握“良机”。刚IPO(首次公开发行)后没多久,就开始新的资本运作。如蓝思科技上市不到3个月就宣布定增再融资;29个连续涨停纪录的暴风科技,上市不到3个月也宣布因重大事项停牌。
惊人的涨幅和波动
今年的A股市场表现中,次新股绝对是最耀眼的概念之一。截至6月12日,剔除合并重组上市的申万宏源以及5月27日以后(含当天)上市仍在涨停中的次新股,今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中,共有124只新股上市。数据显示,这124只新股最新股价较首发发行价涨幅高达618.32%,其中涨幅之王暴风科技的涨幅高达4207.56%。
梳理今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暴风科技3月24日上市,发行价为7.14元,由于互联网概念的火热和较低的发行市盈率,该股票上市后连续29个涨停板,创出新股上市连续涨停纪录。在第30天稍微打开之后,又连续5天涨停。而后继续震荡大涨,直至6月11日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仍在涨停。6月10日该股再度涨停,收盘报收307.56元,较发行价涨幅高达4207.56%。
其次,同样是互联网概念的中文在线,自1月21日上市后不断上涨。中文在线的发行价为6.81元,而至6月12日的收盘价为157.2元,涨幅高达2208.37%。此外,乐凯新材、易尚展示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1600%,埃斯顿、全新股份、博济医药等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的涨幅超过1000%。
连续“一”字无量涨停的话,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只能可望而不可及,看着上涨也买不到。然而,今年这些次新股“诱人”的地方在于,打开涨停后,继续连续涨停或是大涨,为进场参与的投资者带来极其丰厚收益。
暴风科技,5月6日打开涨停板,股价最低跌至140.8元,接下来继续大涨,在5月27日最高涨至327.01元,期间最大涨幅高达132.25%,短短时间快速翻倍,为投资者参与次新股博弈提供了很大的获利空间。次新股在涨停板打开后,暴风科技的参与收益并不算很高。星光农机、昇兴股份、鲍斯股份在开板后的涨幅最高都达到3倍以上。
以星光农机为例,5月7日开板当天,该股票股价几近跌停,股价最低低至25.79元,此后一路连续涨停飙升,在5月28日,股价最高107.91元,期间最大涨幅为318.42%,一个月不到为投资者带来3倍以上的获利空间。不过,次新股快速飙升,也带来了很大的投资风险,次新股的市盈率估值普遍较高。
星光农机在5月28日开盘后仍封住涨停,直至下午收盘前不久仍是“一”字涨停,然而就在收盘前10分钟内直线下跌至跌停。涨停到跌停,就在几分钟之内,这在当天多只次新股上演。此后星光农机股价继续调整,至6月12日收盘,跌至64.07元,较最高价跌幅高达40%。而就在下跌40%后,星光农机的动态市盈率仍然高达101倍。
巨大的赚钱效应,引得各路资金逐鹿其中。即使是高市盈率,但在市场追捧成长的高潮中,这些高估值都被认为是可以消化的,或者即使有泡沫也被认为是合理的,当然也有不少参与者认为自己能在泡沫破之前离场。这也包括诸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信息也显示众多机构前往次新股调研“掘金”。
机构频繁造访
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公司,有机构调研都会将调研记录公告,这给投资者观察机构调研提供了信息窗口。从今年以来机构调研的情况来看,不少次新股成为了机构调研的热门标的。比如暴风科技、伊之密、富临精工、诚益通、唐德影视、南华仪器等等次新股。
热门的暴风科技,在5月18日和6月10日引来两批机构投资者的造访。5月18日,包括基金、券商头牌机构华夏基金、中信证券以及一哥王亚伟的千合资本等20多家机构齐聚暴风科技。6月10日,包括安信证券、嘉实基金、广发基金等40人的大调研团队再度聚集暴风科技。伊之密也是多次引来机构围观。3月4日、4月2日、5月19日、5月27日分别有多家机构调研,包括大成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上投摩根等众多机构。
不仅是前往调研,交易当中机构也热情参与。暴风科技自上市后的交易席位中,就频频看到机构身影。以最近几个交易日来看,6月8日-6月10日期间,4家机构席位买入逾3亿元,1家机构卖出3645万元。6月4日、6月3日,也有3家机构席位分别买入逾亿元。
次新股老百姓近期的交易席位中,也见到不少机构身影。6月4日到6月8日的波动中,3家机构买入逾1.7亿元,5月22日也有两家机构席位参与买卖。中文在线的公开交易信息中,机构也是常客。6月11日,两家机构买入中文在线逾5500万元。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次新股为市场带来了很多新鲜血液,当中有很多新的业态和模式,同时由于发行市盈率较低,受到市场疯炒,具有巨大的赚钱效应,从股票交易筹码的分别看,次新股没有套牢盘,股价上涨动能也强;同时,在高股价、高市盈率背景下,次新股资本运作的动力较强。这些都使得机构愿意去关注次新股。
上市后快速有“动作”
盛大的牛市,美妙的高估值。对刚登陆资本市场的这些新上市公司们,也是难得的机遇,或是再融资,或是进行并购外延扩张。这些新面孔似乎也明白其中的奥秘。
暴风科技6月11日早上公告临时停牌,晚间再发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这距离该公司上市不到三个月。作为上市以来,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视频股票,暴风科技最新市值高达370亿元,动态市盈率超过1000倍。与暴风科技形成对比的是,在美国上市的同行迅雷,营收利润等并不比暴风科技差,但其市值折合人民币不到60亿元。暴风科技市值是其6倍还多。
暴风科技并不是个案。蓝思科技上市后不久,抛出60亿元的再融资方案,也是次新股快速运作的又一案例。在3月18日首发上市募资15亿元之后,蓝思科技6月2日又快速抛出了60亿元的定增预案。与首发时22.99元每股的发行价不同,蓝思科技最新的股价为119.8元。而再融资的发行价将以发行期前的股价作为参照。这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而言,可以极大减少老股东的收益被摊薄。
此外,今年以来上市的万达院线、益丰药房、浩丰科技等也都处于停牌状态。万达院线5月13日下午进行临时停牌,5月14日公告称公司拟筹划重大事项。益丰药房、浩丰科技等也因重大事项正在停牌。
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在牛市背景下,高估值为次新股资本运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由于首发时市盈率受到一定约束,而在上市估值高之后,这些次新股可以通过发行较少的股票融到更多的资金,而对于有外延并购的公司而言,高估的时候则是较少股票并购同行进行扩张,而由于并购标的通常都是有业绩利润的,这样又可以降低公司市盈率,进一步推动股价向上,对上市公司具有正向循环的促进作用。
深圳一家基金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有内生和外延增长两种方式,在资本市场牛市背景下,为上市公司提供外延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也是为何市场会追捧外延扩张的重要原因。正是如此,今年以来,并购重组题材极其火热,也备受资金追捧。实业企业可以和资本市场相互促进,利用资本市场扩张后,业绩提升反过来又可提升公司股价。实业企业就越来越懂得利用资本市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今年5月在一个会议上就呼吁企业家,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