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海外市场对中概股的“冷眼”,另一面是国内A股对互联网公司的“热捧”。面对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境遇,加之国内“互联网+”风口的吹起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不少公司开始计划拆分VIE架构,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有5家中概公司相继收到私有化要约。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26家私有化主动退市的中概股中,有22家公司已经完成了退市,其余4家公司包括绿润集团、星源燃料、WSP控股以及盛大游戏的私有化也正在进行之中。
“从2013年12月扩容至今,新三板已经走过了1.0时代。而在升级进入2.0时代的节点上,新三板将成为快速、批量迎接VIE架构回归的主载体。”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首次大规模拥抱创新公司,未来两三年将有近1000家未上市公司拆除VIE架构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回归热潮涌起
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2447家,总股本达1131.88亿股,流通股本398.30亿股,成交金额为13.14亿元人民币。“根据我们的预测,今年股转系统可能还要审核批准两三千家企业。”彭志强表示,“随着挂牌、做市PE的放开,VC/PE参与的程度会更深。尽管券商系、公募系机构的规模最大,但收益最高的将是VC/PE。”
事实上,新三板已经成为VC/PE的掘金地。据清科集团私募通统计,2013年至今共有29只基金投资于新三板,仅2015年3月就有5只投资于新三板的基金成立,新募集3只基金,计划募资共10.50亿元人民币。
在这些专门投资新三板的VC/PE基金背后,新三板母基金也成了企望搭上风口的一股力量。4月中旬,盛景嘉成母基金发布了国内首只新三板母基金,募集资金规模为10亿元。5月20日,又发行了VIE回归概念的母基金,募资规模高达20亿元人民币。“我们这只母基金希望从美元基金手里将原VIE架构的创新公司接回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借助新三板实现快速回归。”彭志强表示,“我们将投资近10家VIE回归主题基金,带动至少100亿元以上人民币基金,迎接超过100家VIE结构公司的回归。”
“近期确实有一些融过两轮风险投资的互联网公司来找我们咨询拆分VIE结构的事宜,对于不同VIE结构的企业来说,想要完全拆除原有VIE结构的工作并不一样,有一些会比较复杂,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也就比较多。”国内某大型律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对记者表示。
VIE即Variable Interest Entity,通常是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通过其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WFOE)来以协议控制的方式控制一家内资公司,从而实现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对内资公司的并表,进而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得以基于此在境外融资或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引入境外投资机构资金以及海外上市时,往往需要通过VIE架构作为一种绕开监管的灰色模式。但根据中国的法律,VIE架构的公司不能够在境内上市,这也成为很多互联网企业远走他乡的原因。
不过,世界那么大,还是“家里”好。持续的牛市行情,特别是创业板的高市盈率令国内资本市场充满了诱惑性。于是,一些赴美上市但股价表现长期低迷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对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跃跃欲试。
而掀起这一轮热潮的无疑是创下A股涨停纪录的暴风科技(300431)以及新闻不断的乐视网(300104)。两家互联网公司所带来的资本放大效应让众多互联网企业想分享A股盛宴。
“在暴风科技和乐视网股价奇高的背后,其实凸显了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力的极度稀缺。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于,中国很大一部分优秀的创新公司都接受过美元投资,相当一部分公司是VIE架构。但在这大量的优秀创业公司中,仅有极少部分企业能够最终完成在海外上市。”彭志强表示,“以中国这样一个巨大资本市场的潜力和规模来看,中国创新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依托中国资本市场。”
另辟“三板”蹊径
不过,在注册制尚未落地,主板、创业板上市仍然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的情况下,新三板或许可以成为拆除VIE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首选。
“按照目前的规定,新三板公司没有利润限制门槛,申报流程短、融资方式灵活。新三板或可较为迅速解决公司融资问题,且可以作为今后转板的跳板。多数新三板挂牌企业从排队到正式登陆新三板仅需要一个月~三个月的时间,远快于主板和创业板,手续也较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简单。”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表示。
对此,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陈永民也持相同观点。“在全国扩容之后,最初股转公司每个月受理的申请挂牌公司仅100多家。今年4月份当月已受理逾600家,4月份最后一天就受理了400多家。目前在审的企业有700多家,我们一定按照工作的节奏和流程推进,通常两个多月完成审核。”陈永民表示,“发行速度快是新三板明显的优势。外资架构准备拆掉架构回归的企业,预计集中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申报。”
尽管新三板将成为VIE拆分企业的又一战场,不过想要回归上市,首先要完全拆除原有的VIE结构。陈永民也指出,外资架构公司拆掉VIE架构回归应特别注意整个过程的合法合规,核心是外资架构公司的外资进出和外汇的审批程序,涉及税收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外商、外汇、税收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而在挂牌过程中,则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除了需要注意相应的法律法规,VIE拆分企业还将面临时间成本的问题。“拆分VIE架构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因为需要与GP谈价,谈利益分配,快则需要几个月,复杂一点的则需要一两年才能够完全拆除VIE架构。”彭志强表示。
长期看好新三板
从交易量来看,新三板交易也在2014年开始爆发,全年新三板交易量达到22.75亿股,较2013年增长了11倍。从成交金额看,2014年成交额就飙升至130亿元,为此前8年总和的近4倍。成交额创下新高的同时,2014年的新三板整体市盈率从年初的不到20倍上升至年底的30倍,做市标的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40倍。
进入2015年,市场整体市盈率仍在上升。到5月1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412家,新三板协议转让企业市盈率为69.7倍,做市转让企业平均市盈率为46.93倍,全市场平均市盈率为56.13倍。
“新三板估值不能简单看市盈率。因为交易价格本身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不是很公允。”德勤大中国区A股上市负责人吴晓辉称,做市股市盈率比较高,协议转让市盈率比较低,在目前90%的企业都采用协议转让的情况下,这些价格反映出来的市盈率,专业投资者不会有太多关注。专业投资者更多关注公司基本面、业务模式等,以特别的估值方法做定价。
对于企业而言,获得流动性的更快的方式是转板——直接转到一个流动性更丰富的市场。“从国家支持互联网来看,未来第一拨会把这些企业从新三板转到创业板。”吴晓辉称,对于一些质地较好的企业,目前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是不够的,融资及未来发展都会受到一定限制。预计下半年注册制落地之后,转板规则会陆续推出。
更为重要的是,2015年新三板的市场分层将有实质性进展。根据监管层已披露的信息,未来在分层实施后,投资三板的账户资格将会降低到100万元乃至50万元的门槛。这无疑对提升新三板市场交易活跃度、缩小新三板公司与创业板公司估值差、改变新三板市场形象和影响等方面具有最直接的催化作用。
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隋强此前表示,今年分层制度落地无悬念。新三板分层是个系统性工作,其本质是对风险进行差异化管理,需对包括竞价交易在内的各个层面制度统筹研究,但今年分层制度落地无悬念。他同时强调,股转系统加强市场监管并非打压市场,“监管与创新是硬币的两面,没有合适的监管,市场的创新无从谈起。”
隋强还表示,由于市场对新三板的未来预期持续看好,特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备受追捧,新三板股票因此前期处于整体上涨态势,近期部分股票因为前期上涨过多面临估值调整属于正常现象。
据分析,今年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可能会达到4000家甚至5000家的规模,面对急剧增长的挂牌数量,建立起系统的监管体系可能才是目前监管机构最关心的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