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克,正邪对立。万物若离不开正反阴阳,那么资产世界某些角落出现泡沫(Bubbles),另一些角落未尝不会出现反泡沫(Anti-bubbles).
触发老毕这番“无厘头”想法的,是花旗集团上周发表的一项针对资产估值的研究。泡沫不泡沫,事后才知,一天未爆,只能以牛市视之。以此为准,2007年A股是泡沫,今天的上证是牛市。九七香港楼市是泡沫,今天低价楼二万港元一平方英呎是牛市。2000年纳指五千是泡沫,今天社交网PE百倍是牛市。只要未爆,任何泡沫都可以用“此次不一样”解释过去,直至历史重演。这个过程会以不同形式重复,科网之后有次按,楼市爆煲债市接力,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钟摆两端看泡沫
投资者该拥抱还是远离泡沫,很难一概而论,皆因泡沫由生至灭,经历的时间往往以年计。基于此,以输得起的钱投入炒味浓厚的市场,不失为“理性地非理性”的行径。
泡沫易理解,难测的是何时结束。然而,什么是“反泡沫”?老毕这个念头,源于文首提及的花旗资产估值研究。该行以标准差为衡量基准,高于十年历史均值两个标准差意味着资产进入泡沫领域。不难想像,2000年的环球电讯/媒体/科技(TMT)、2007年的新兴市场 ,以及1989年的日本股市 ,全皆符合泡沫定义。
根据同一把尺,今时今日狂态最明显的资产,非欧债莫属。从附图可见,今天欧债较1989年日股泡沫程度更深,跟2007年新兴市场和2000年TMT相比,相差无几矣。
在钟摆的另一端,低于十年历史均值一个标准差的资产,花旗将其纳入便宜之列。准此,处于图中最右方的原油,以低于十年历史均值两个标准差的距离“跑出”,成为廉中之廉;基本金属次之,新兴股市再次之。
与此同时,该行以十年平均市账率(P/B)为估值准则,在全球不同行业中作一比较,从中分辨板块便宜与贵。无独有偶,最便宜的是与原油同生共灭的能源板块。假如欧债是泡沫典型,那么站在另一极端的原油/能源,称之为“反泡沫”便不奇怪了。
油企与债
花旗报告的截止日为2015年5月13日(上周三),那等于说,油价从低位强力反弹、发达国债息大幅抽升,对研究的参考价值没有任何影响,理由是报告已充分考虑资产价格的最新变化。
简单地看,花旗报告的结论是欧债“贵到飞起”,近期债息回升只是物极必反的开始。另一边厢,油价虽从3月低位反弹超过四成,但能源相关资产仍有很大上升空间。老毕对这个简单结论并无异议,去年底以来,个人投资部署亦一直以此为依归。然而,资产市场从来不是表面看来那么单纯,在简单结论背后,投资者必须看深一点,方能趋吉避凶。
美国页岩革命生于金融海啸前后,科技突飞猛进遇上信贷环境极度宽松,息低借钱易,即使在油价高企100美元之上的日子,页岩油商都是债多现金少。油价剧挫就如潮退,谁在裸泳,骗不了人。
过去两个月油价显著反弹,为陷入财困的中小型油商提供了喘息空间,但近日债息急升,却大大增加以债养债的成本和难度。除非油价回升至足以确保生产商收支平衡的水平,否则年底前陆续有美国油企走上破产之路,在下不会感到意外。
有人算过账,投资级别债券孳息每上升1个基点,高息(垃圾)债券整体约升两个基点。在高风险企债中,能源公司发行的债券,孳息升得最厉害,双倍于垃圾债息整体升幅。换句话说,在近日债息回升潮中,油企发行的高息债,孳息抽升速度约四倍于投资级别债券!
油市复苏势头出乎许多人意料,但中小型油商偿付能力恶化得更快,油价纵在60至70美元稳定下来,对债台高筑的油企亦未必帮得上忙。除非油价下半年能重上80美元水平,接近更多生产商的收支平衡点,否则结果不出两个:一。油商爆发倒闭潮,股东蒙受重大损失;二。财困油企成为大型对手或私募基金的收购目标,股价一夜间飙升。
在“垃圾堆”中寻宝,知识运气缺一不可,散户自然不宜轻试。然而,在实力玩家眼中,能源市场“好货”之多,三十年来还看今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