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编者按】记者在西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了解到,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被国际海事组织接纳认可为全球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2014年,我国启动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该系统建成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为中国境内用户提供分米级定位服务,部分地区定位服务最高可达厘米级。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建议。
中国卫星:发射大年拉开序幕,主业影响喜忧参半
中国卫星 600118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魏成钢 撰写日期:2015-03-27
动态事项:
3月30日21时45分,我国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遥十一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MEO-1试验卫星送入空间预定轨道。该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研制。
主要观点:
新一代导航卫星研制任务归属映射小卫星研制领域的变局
北斗三号MEO-1导航试验卫星的发射拉开了全年航天发射活动的序幕。今年我国计划完成20次宇航发射,将40余颗航天器送入空间预定轨道,发射量和入轨航天器数量分别同比增长25%和90%。发射次数超越2011和2012年的19次,入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12年的28颗,皆创出史上新高。今年是通信导航和微纳卫星(≤100kg)的高密发射年,发射增量来自于这两个领域中的出口通信卫星、北斗三期导航试验卫星和主要作为CZ-6首射载荷(见附表2)的由近10家单位研制的微纳卫星。在今年微纳卫星发射热潮中,公司研制的产品占有30%;而公司常规的小卫星产品(>100kg)今年发射交付量则在6颗左右。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能够在与航天科技5院、8院等总体单位的竞标中拿下部分北斗MEO卫星(见附表1)的研制任务就已预示了当下行业竞争的变局。历经15年的积累,借助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带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已步入加速成长的收获期,当前在研型号10颗左右(见附图1),年发射交付上批量至3颗。除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之外,今明两年航天科技8院(见附图2)、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见附图3)、航天科工2院(见附图4)等一众实力单位在研军民用型号项目也将纷纷完成研制工作投入发射。相比原有主流产品与业务模式,后起参与者为市场带来了全新的研制与商业模式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由市场需求变化、民用航天领域向社会开放、军方用户鼓励有效竞争等因素催生的行业竞争格局变革由此前的初见端倪正式“登堂入室”展现全貌。
卫星导航业务受益于北斗系统建设对应用市场发展的支撑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事隔2年多后重启系统三期的建设,全年计划发射4颗新一代导航试验卫星,向2020年形成全球覆盖的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在系统建设有序展开和性能不断完善的支撑下,下游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市场正处启动期的井喷态势。截至2014年三季末,北斗导航终端的社会持有量已达到330万台,比2013年底增长了200万台,实现倍增。公司的卫星导航业务分布于子公司航天恒星空间、航天恒星科技及其下属的北京星地恒通,合计贡献公司卫星应用业务板块约1/4的收入。这三家子公司的产品业务各有侧重。航天恒星科技的主导产品是星载导航、为型号装备配套的高动态导航产品和综合应用平台,北京星地恒通的导航产品以指挥型为主,航天恒星空间则主要生产授时型、手持式用户机。公司卫星导航业务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军方、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等集团用户。航天恒星科技旗下占有国内市场90%占有率的星载导航产品在国内航天工业跨越式发展带动下保持年均2位数的稳健成长。北京星地恒通和航天恒星空间的导航终端在军方市场一直都是主流产品,虽不能与一代市场上超过30%的占有率相比,在北斗二代军用市场市场份额仍是排名靠前。市场的高速成长成为公司导航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在军用市场上公司研制的北斗二代用户终端实现技术定型,四个型号产品入围某型北斗系统用户终端招标。在行业应用市场,年内完成林业领域各类应用的关键技术攻关,开拓了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市农委两大农业应用的行业用户。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减持”的投资评级
综合研析公司主营产品业务的短期与中长期经营走向,维持我们此前的盈利预测:2015~2017年公司营收预计将分别实现48.75、55.59和61.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望达到3.90、4.48和5.2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33、0.38、0.44元。有效信息的匮乏、了解程度的粗浅,市场仍沉迷于过时的认知水平上,公司投资价值的市场预期重塑远远滞后于行业及公司经营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的定价水平缺乏理性的逻辑基础,重申对公司“减持”的投资评级,警示估值风险。
投资风险提示:
①航天工业尤其是产业链上游环节--航天器制造、发射业务本身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属性。历史统计显示,发射环节和航天器入轨后在轨运行第一年出现故障的概率合计超过10%。一旦出现发射失败或卫星在轨运行故障,相关厂商的业绩不可避免将直接遭受损失。同时,必然开展的质量问题归零工作会波及其后一段时间内的研制发射工作,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下游空间应用服务市场的发展进程会被迟滞。
②随着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快和下属子公司数量的增多,并且项目投向更多地涉足充分竞争条件下的民用领域,公司的经营管控能力将面临较以往更为严峻的考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