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三板,突然火了。不少机构人士把这里称为“待开发的金矿”。
新三板到底是什么?500万元的投资门槛有没有可能降低?竞价交易何时推出?近日,记者就相关热点问题,专访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庚。
今年以来融资额、交易量双双走高
人们印象中的新三板:交易不活跃、融资很难。可是今年以来,市场情况大为改观。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2309家,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比2014年底分别增长47%、153.4%。其中,77%的挂牌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3月31日,新三板投资者账户数量达到7.97万户,比2014年末增长63%。今年以来的交易额已经突破600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截至4月21日,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117.54亿元,融资283笔,平均每天有4笔融资,平均单笔融资规模3000多万元。而在2013年,新三板融资才10亿元;2014年全年132亿元,360余笔。
谈及变化背后的原因,谢庚说,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新三板市场的首要任务,但股权融资需要交易机制提供流动性和定价基础。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上线后,交易效率提高,定价功能显现,流动性状况改善,这是融资市场趋于活跃的重要原因。
新三板不是沪深交易所的预备场
尽管人们对新三板这个名词已经十分熟悉,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市场。
“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谢庚说,从法律上讲,新三板和沪深市场没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定位不同。“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必须着眼于中小微企业及其投资者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构建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因此,“新三板的制度设计既要充分体现包容性,增强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贯彻市场化原则,强化市场主体的归位尽责。”谢庚说,比如在企业准入方面不设财务指标要求,而是要求主办券商以销售为目的遴选企业,以便打造从推荐到融资、交易、并购在内的全产业链;在企业业态方面,包容各种新型业态模式的创新,只是要求公司把这种业态模式的风险特征、内控措施充分披露;在企业规模方面也既无上限也无下限,为各类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创造了条件。
关于新三板与沪深市场的关系,谢庚说,这几个市场既是有着各不相同的市场定位和服务群体的独立市场平台,又是存在相互联系的市场体系,正在拟议中的转板制度,就是这种有机联系的重要体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层次市场之间是小学、中学、大学的关系,新三板不是沪深交易所的预备场。
竞价交易推出要看市场成熟度
对于竞价交易制度何时推出问题,谢庚解释说,市场上交易制度的供给不是第一位的,而是流动性需求决定交易制度的供给。
他说,虽然现在新三板市场总股本有1000亿股,但流通股本只有360亿股左右。“这是因为近四成的公司改制很晚,甚至挂牌的时候刚改制完,按公司法,改制不满一年的股份不能流动。”
除此之外,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平均股东人数仅有30人,许多由家族企业改制的挂牌公司股权更是高度集中,部分投资人还存在惜售心理,所以市场可交易股份总体上相对稀缺。
“无论是从单一公司的股权分散度来讲,还是从具备股权分散条件的公司总量来讲,当前的新三板市场都不具备竞价交易的要求。”谢庚说。
不过,他同时表示,竞价交易作为市场竞争的基本制度安排,已经有相应的基础制度构建和相应的技术准备,会依市场条件的成熟情况研判推出时机。(新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