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还有企业对挂牌新三板摇摆不定,而今新三板壳资源已经被叫价上千万元。近期《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正意欲通过借壳的方式挂牌新三板,致使新三板市场壳资源变得紧俏。
新三板一壳难求
3月27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华信3与汇绿园林签署了《重组框架协议》,汇绿园林受让华信股份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中非流通股股票 1.11亿股,这意味着汇绿园林将成为华信3实际控股股东。此前,汇绿园林于1月31日主动撤销IPO,然后转战新三板借壳华信3,资本市场将其解读为新三板壳资源开始爆发的信号。
时隔一天,尚远环保也发布公告称,收购人北京盛恒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了尚远环保2274万股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北京盛恒达持有尚远环保54.14%的股份,成为尚远环保的实际控股股东。
中国新三板投资集团合伙人、新三板首席顾问许小恒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无人问津的新三板壳资源,现在成了香饽饽。
“一个文化创意类资产寻求新三板壳资源,愿意出500万元以上壳费,同时原股东可以保留部分股权。虽然与合适的壳资源对接上了,但该壳资源却已经被炒到了1500万元以上,而且企业仍然没有出手的迹象。”许小恒说。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负责新三板挂牌的律师许河斌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现在希望买壳的企业非常多,但愿意卖壳的企业却非常少,而且原股东多数希望保留一定股权。不仅如此,在新三板挂牌时间较短的企业仍然处于锁定期,无法成为壳资源,基本上是一壳难求。”
企业争相借壳挂牌新三板
北京广发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玲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现在想借壳的企业大部分是不能满足新三板挂牌条件或是急于抓住新三板机遇而不甘于等待缓慢挂牌的企业。
和灵资本新三板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姚力群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自己手上有一家企业成立于2013年,现在想在新三板挂牌,但是根据新三板的挂牌条件,存续必须满两年,这家企业没有达到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所以想借壳挂牌新三板。
据了解,《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及细则》中,将企业“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作为申请挂牌的条件之一。同时,虽然新三板挂牌条件中并无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对企业是否盈利也无硬性规定,但对企业的财务规范却是一项基本要求。
北京某智能建筑类企业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年前,企业就考虑在新三板挂牌,但是企业在财务方面留有一些历史问题,如果按照常规的审核流程可能需要漫长的财务审计,还必须补税,过程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想趁着新三板的热乎劲抓紧时间借一个壳挂牌。现在,我们已经接触了两个壳,但都要价太高,我们还在寻求合适的壳。”
丹东圣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道:“据我们了解,一般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需要6—7个月的时间,但大家都不想错过新三板火爆的行情 。”
据统计,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股票成交额累计达425.8亿元。同时,今年1月份,新三板挂牌企业完成了67次定增,发行融资总额14.9亿元。2月份完成了52次定增,发行融资总额13.81亿元。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以预案公告日计算,今年3月份已有241家企业发布了定增方案,63家方案正在实施中,预计募集336.79亿元。
专家:不应急于求成
按照目前规定,对新三板借壳尚无严格限制。许小恒对记者表示,市场的本质就是交易,随着新三板的兴起,一些过往在其他市场的操作手段也会导入新三板。
面对火热的新三板壳资源市场,方正证券投资银行部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味追求借壳不是理智的行为,市场应该冷静思考。现在企业借壳是由于新三板的火爆,但炒作过后必然会趋于理性。”
知名财经评论员么志博认为,如果自身就能够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不应该急于高价借壳。“在新三板扩容后挂牌的企业,距离其锁定期解除的时间越来越近。同时,由于新三板门槛本身就不高,未来挂牌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新三板壳资源的价值也会越来越低”。
某大型券商新三板负责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预计今年新三板新挂牌企业数量将达到5000家左右,股转系统将通过下调门槛、采取注册制等方式加速企业入场。在此背景下,新三板借壳火爆,是一种短线思维的表现。而且,监管层对当前新三板市场火爆行情已经有所顾虑。”
据了解,近日有外媒报道,由于监管层对当前新三板市场火爆行情的顾虑,或将由此前呼声较高的投资者准入门槛下调至50万元改为300万元。另外,知情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4月8日5点后,股转系统《关于开展做市业务风险管理自查工作的通知》已经下发至各主办券商。
许河斌表示,借壳企业不应急于求成,未来壳资源的价值充满变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