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葵花药业董事长关彦斌13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医药产业总体上依然处于小、散、低、乱的状态,建议出台针对性较强的产业政策,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试点,并且对制药行业强化监管。
把有限资源集中到龙头企业
对于国内医药企业发展方向,关彦斌认为,药品制造企业需要实现规模化,而目前中国的医药企业现状是太小、太散、太乱。全国大约有4800多家医药企业,其中中药企业大概有2500多家,而美国仅有200家左右的制药企业,且我国企业规模比美国小很多。“这样小的规模不能形成竞争力。我认为应该提高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同时提高门槛,从严管理,通过更严格的GMP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龙头企业。”
关彦斌表示,首先应出台针对性较强的产业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实现高速发展和技术升级,引导和鼓励一般企业和弱势企业向优势企业靠拢,在税收政策、建设项目、科技开发、产品注册、工商变更等多方面给以全方位、全天候的支持,既放开市场准入,又要“优生优育”,切实做到支持先进、淘汰落后。
其次,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重组试点。“市场已经在倒逼改革政策。2014年,医药行业内排除跨境并购、单笔1亿元以上的并购重组案例总额已达到673亿元,并购案例数达到99起,额度同比增长53%。医药企业并购重组是减少同质化企业竞争的最直接和最便捷的方法,这也是未来医药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最佳选择。”
关彦斌说,2006年以来,葵花药业用嫁接的形式将伊春红叶制药厂、佳木斯中药厂和佳木斯鹿灵制药厂改制搞活,还在河北、重庆成功重组了四家国有企业,使其由地方政府的包袱变为可靠的税源,既能把濒死的企业搞活,盘活有效资产,又能帮助优势企业做大,一举多得。
此外,监管方法应该改变,由原来的分散抽验改为现在的分散抽样、集中检验;由“检验-合格率-药品质量公报”模式转变成“检验-探索性研究-综合评价-发警告函或直接飞行检查”模式。
药品定价改革利好企业发展
关彦斌表示,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实体经济受到一些考验是正常的,但医药行业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小,因为国家通过医保、社保、养老保险等加大了对医疗方面的投入,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这些客观条件促使医药行业正经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关彦斌指出,对以生产制造中成药为主的企业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政府限价。近年来中药材的价格已经在成倍地向上增长,而制造过程中人员的工资、社会福利、生产成本也都在大幅度地攀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又不断降低药品价格,令医药企业处在矛盾的漩涡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这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对葵花药业这样一个以零售市场为主的市场化的药品生产制造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首先要安全,其次要有疗效,要能治病。价格再低,疗效不好,老百姓吃了不管用,这对老百姓是最大的伤害。”关彦斌说。
作为上市公司掌门人,关彦斌为葵花药业定下的中期目标是销售规模尽快达到百亿,在百亿的基础上,远期目标是销售规模要达到千亿。他认为,只有做大做强,医药企业才有竞争力。如果药品制造企业没有合理的利润,没有很好的积累,就无法做新药研发,搞科技创新。关彦斌介绍,一个新药的研发差不多需要10年的研发周期,还要投入上亿的资金,成功率仅有百分之四五十,风险很大。所以只有扶持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且让它有合理的利润,医药企业才敢大胆投入资金,做新药研发和科技创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