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不喜欢巡视项目的宋卫平,这趟青岛行却安排得相当高调。
1月23日,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来到青岛,与青岛绿城业主及媒体进行交流,回应业主和媒体提出的问题,并分享绿城未来发展思路。
该趟青岛行宋卫平遇上支持业主举横幅接待,活动分为业主代表见面及媒体见面两个部分,其中原定一个小时的业主代表见面会,最终“畅聊四个小时”。
很显然,宋卫平试图通过高调的个人秀尽量消减青岛理想之城“六五折事件”的影响。
2014年10月,青岛绿城理想之城项目出现“六五折甩卖事件”,且项目原本承诺配建的小学和中学没有兑现等问题。
解决问题之余,宋卫平在这次恳谈秀中还畅想,其回归绿城后将带来的新变化。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称绿城未来最大改变将在于缩减豪宅业务占比,转而寻求中低端刚需市场。
绿城“理想之城”
面对业主就理想之城未能兑现的小学、中学配建的责问,宋卫平回应称,会加快建设幼儿园,想拿一个先做试点,幼儿园实在不行,就建一个。
宋卫平同时表示:“2015年将是理想之城这个项目的教育年,除此之外,项目的商业、医疗、养老配套也将作为工作中的重点。”
随后的恳谈会上,宋卫平披露了回归绿城后对绿城发展方向的思考。他提出,未来绿城将逐渐由房地产开发商变成城市生活服务商。
“比如,以往绿城40%到50%左右的销售额来自给富有人造顶级住宅,2015年开始,绿城会做一个调整,这一板块可能只占10%-20%份额。”
宋卫平介绍,未来绿城将为中国城市里面最主体的人群“白领”建房,营造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空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类服务。
“绿城将尽可能推动80、90后城市白领的生活品质、丰富程度和生活幸福程度,这是回到绿城后要做的事情。”
宋卫平还表示,未来绿城将考虑以业主入股的方式进行资金筹措,同时考虑设置社区金融,即帮助绿城业主进行资金管理,保证业主每年25%到30%的增长。
“在这个增长过程里面,会有更多业主成为绿城的服务对象和股民,通过这种信托服务,直接众筹,既盘活资金又可以借助业主的资金帮助绿城发展。”
在养老业务方面,宋卫平称,未来绿城规划建设的养老叫做太学,老人要重新上学。这种养老模式是集中老人们在一个学院里面,做住校生或者是走读生。
据了解,上述“太学模式”,已经在绿城的乌镇雅园项目中有所尝试。
转型是否可行?
经历融绿交易事件轮番轰炸后,市场依旧关注上海融绿平台最终归属、部分绿城人员跟随融创团队撤离带来的人员动荡、与中交合姻后将如何融合等问题,这一切都需要宋卫平去梳理条顺。
在处理这团乱麻之前,宋卫平却突然公布绿城新的转型思路,即城市生活综合服务商。
最大的变化在于将之前主打的豪宅产品部分占比缩减,从“以往40%-50%销售额是顶级豪宅”调整为“该板块可能只占10%-20%份额”。
换个说法就是,以打造顶级豪宅赢得口碑的绿城放下身段,收缩豪宅部分占比,转身进军刚需市场。
宋卫平称,绿城将尽可能把上述转型方向用商业模式一个个做出来,推动80、90后城市白领生活品质、丰富程度和生活幸福程度,“这是回到绿城要做的事情”,同时也是他追求的“理想之城”。
这样的做法对现在处于动荡中的绿城究竟意味着什么?老宋心里自然有一番思量。而在市场中的反响,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动作极可能意味着步子迈得过大,甚至会伤及现在绿城的基础。
“绿城的根基在于豪宅做得好,已经形成了市场口碑,这部分也是绿城的核心竞争力。若是放弃这部分优势,转向并没有太多经验的低端市场,无异于舍长取短。”市场人士指出:“现在的刚需市场称为红海也不为过,竞争激烈。像是无论是巨无霸万科、恒大、碧桂园还是新势力阳光城、新城等,刚需市场细分领域都已经站满了对手。”
“绿城现在转型刚需所依凭的优势,无非是豪宅领域所累积的品质、口碑等,在刚需市场是否可行还有待检验。”
同时,绿城以往为市场诟病的成本管控问题,在融绿风波之前未有改善,转向刚需无疑更为突显。市场人士称,刚需市场讲究高周转也意味着利润微薄,成本管控上省出的每一分钱都能转化为利润。
“按照绿城以往的风格,不管是行政管理上的成本管控还是项目用材施工上的成本管控,都不是‘高手’,甚至可以说绿城并不擅长压缩及控制成本。”
“与此同时,绿城还需面对转向刚需市场后对原有高端市场口碑的损害。”上述人士称:“不管这是一场蓄意进取的自我救赎,还是一次风险极大的豪赌,或许都是老宋和绿城必须要作出的改变,尽管现在还不知道这样的改变是否正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