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2015年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农牧业适度规模发展趋势下的投资策略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桢培
我国农业发展条件决定未来我国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将会大大减少,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耕种更大面积的土地和饲养更多数量的畜禽,未来我国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下,具有资金和人才优势的上市公司将赢得先机。
我国农林牧渔行业的近期政策环境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国家出台有利于适度规模化生产的土地流转政策是近期的重点。我国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收储等托市政策,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实行农产品目标价的改革提上日程。随着农产品市场目标价格的推行,将有利于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的靠拢,将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和盈利能力提高。
2015年我们重点推荐受益于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趋势的板块。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大趋势下,畜禽养殖在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中处于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投资该行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庞大的现代资本和先进养殖技术,加上国家政策对规模化养殖的政策支持,使先知先觉的养殖类上市公司加大投资、扩大养殖规模,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生猪养殖行业随着母猪存栏的持续下降,2015年猪肉价格上涨趋势确立,价格会高于今年;家禽在行业祖代鸡进口大幅减少的条件下,供需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消费的好转,产品价格也会稳步上涨,这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养殖龙头盈利能力提高提高保障。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土地向懂科技的种田能手集中,这些新型的农业生产者对种子的品种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他们倾向于购买优良的品种,这有利于具有品种与营销优势的种业龙头公司。基于此我们看好生猪养殖行业、家禽养殖行业和种业等子行业在2015年的发展机遇,给予“看好”评级。
投资策略:对农林牧渔行业投资我们认为主要存在波段性机会,由于农业公司的业绩变动较大,很难具有趋势性的投资机会,另外农业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也会给行业创造一些投资机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于2015年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根据农产品价格变动从而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出台的时机以及影响大小来选择投资的行业、公司与时点。重点推荐子板块龙头雏鹰农牧、圣农发展、农发种业。
房地产周刊:销售融资持续改善,蓝筹行情如火如荼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田世欣
上周(2014/12/22-2014/12/28)17个城市合计成交523.1万平米,环比上升3.02%,去化周期继续下降至12.5月。政策方面,闽、粤、津三大自贸区范围确定,上海自贸区扩围,第三批自贸区开始申报,2015年自贸区仍会是市场关注的重头戏之一;立法法首次即将大修,预计明年多类行政管制将退出市场,房地产行业受到行政干预减少,外部环境继续获得改善;另外,近期发行和拟发行中期票据的地产公司大幅增加,发行利率也呈下降态势,地产股融资环境改善非常明显。我们维持板块增持评级,首推万科、保利、招商地产等蓝筹股,以及区域振兴类、转型类、国企改革类三大主题。
支撑评级的要点。
市场概况:上周我们观察的17个城市合计成交面积523.1万平米,环比上升3.02%;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8%至197.9;十五大城市新增可售面积424.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9%,3个月移动平均去化月数为12.5,较之前一周下降0.4,3个月移动平均批售比为1.15,较之前一周下降0.05.
政策新闻动态:上周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范围和上海自贸区扩围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发布,明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成都、重庆、兰州、西安等多地申报第三批自贸区;《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4-2015》发布保障房建筑和销售数据;截至12月23日,北上广深住宅土地成交总额达3,335.7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另外,立法法首次大修,法制治国,明年预计各项限购限价等行政措施将全面退出市场。
上市公司动态:上周拿地的公司有金科股份、市北高新、格力地产、嘉凯城、华夏幸福、大名城、新湖中宝、荣盛发展等,明显较前期增加;世荣兆业、北京城建、世联行、栖霞建设等公司涉及增资和股权收购,冠城大通、大洲兴业有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融资方面,上周保利地产成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利率4.8%,新湖中宝、中天城投、万通地产、阳光城分别拟发行35亿、14亿、16.8亿、17亿元中期票据;格力地产获准发行9.8亿元可转债。
投资评级和建议。
2015年是地产的新蓝筹行情,蓝筹地产股在融资便利性、资金成本、整合收购、销售弹性方面的优势都远远高于行业平均,蓝筹股主要配置:万科、保利地产、招商地产;另外,我们继续推荐关注三类企业如区域热点房企:华夏幸福、建发股份、世荣兆业;转型升级房企:世联行、中南建设、冠城大通;国企改革类房企:华侨城、天健集团、深振业等。
证券行业2015年投资策略:政策红利加码,券商进入黄金周期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开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月彗
政策红利加码信用投行依然是业绩贡献主力军。
2014年行业自上而下的政策放开成为了券商业绩大幅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新“国九条”启动了资本市场的全面改革。券商三年资本补充计划、注册制、监管指标放松、T+0等多项利好券商的举措将在2015年逐步落地,券商板块还将显著受到政策红利的支撑。信用交易业务和大投行板块仍然是2015年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看点。两融业务在行情回暖环境下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股票质押业务预计将进入爆发期,行权融资业务将成为券商信用业务新蓝海。而大投行板块受注册制落地、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以及新三板多项利好政策出台的影响,有望带来显著的增量收入。
行业净利增幅将达到50%。
2015年为慢牛行情是大概率事件,我们上调2015年日均交易额至4100亿元,佣金率下降至0.045%--0.050%。大投行业务逻辑不变,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业务活跃,市场进入慢牛周期,为IPO发行提速提供空间,加上下半年很有可能实施的注册制,我们将首发业务规模提高至1000亿元,股权再融资规模提高至8000亿元,债券融资规模提高至25000亿元。由于股市回暖,自营业务投资结构中债券投资占比将下调,股权投资规模将上升,整体收益率区间提高,提高自营业务投资规模至10000亿元。资产管理业务稳定发展,定向业务仍将占据资管业务规模的90%以上,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将向资产证券化、收益凭证等创新型业务发展。信用交易业务仍然是2015年券商业绩的稳定增长点,融资融券在行情催动和融资需求上升双重驱动下将进入螺旋式良性循环,股票质押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行权融资业务将打开信用交易业务新战场。新三板在转板制度落地后吸引力上升,挂牌企业和挂牌费用的增加以及定增、转板等业务都将为新三板业务提供利润点。按照我们对2015年券商各项业务提出的关键假设条件,我们预测2015年券商将实现营业收入3431亿元,较2014年增长37%,实现净利润1309亿元,较2014年增长50%。随着行业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监管限制的稳步放开,在业绩和预期双支撑下,券商板块将是2015年最具投资价值的板块之一。我们继续维持长期看好券商板块的逻辑不变。
投资策略:行业龙头+题材概念。
在慢牛行情下,券商板块无疑是2015年最具吸引力和成长最具确定性的行业。市场成交量回暖、融资需求的上升加上行业限制的逐步放开和政策支持,券商板块将在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中迎来“戴维斯双击”效应。2015年券商板块在三年资本补充计划的要求下或将迎来频繁的定向增发与新鲜血液的加入,投资者可适当关注。此外,券商部分牌照的逐步放开或将在2015年启动,一些金融集团控股的券商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或将受益。2015年行业将延续分化格局,尤其是中小型券商在转型过程中定位会越来越清晰,其中转型佼佼者可持续关注。从业绩方面来看,行情回暖环境下大型券商受益程度好于中小券商,我们股票池中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2015年业绩预计会有不俗表现。2015年的投资组合中,我们仍然建议投资者关注中信证券(行业龙头、边际收益增量明显、IPO储备资源较多、H股增发、ETF股指期权)、海通证券(信用交易业务、成本管控能力强、海外并购、H股增发)、招商证券(私募领域业务、IPO储备项目多、成长性好)等龙头公司。同时可以关注具备转型特色的中小型券商,如服务地方经济特色明显的西南证券、中小企业业务强势的东吴证券;具备国企改革概念的区域性券商以及吸收合并结束后申银万国(强强联合、业务互补)的表现。
风险提示:创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佣金率大幅下降,市场下行风险
建材行业深度报告:一路一带风来,水泥盈利估值中枢上移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顾益辉,王钦
投资要点: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前景好、我国水泥产业具备优势,国内龙头水泥企业有望延续海外巨头扩张步伐路,盈利和估值中枢水平迎来提升。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天山股份。
报告摘要:
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未来有望进入大规模建设期。1、从目标国家潜力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多在500美元以下,不及中国十分之一,投资空间巨大。2、从我国自身FDI构成看,我国对东盟、中亚投资额低于发达国家,且基建类占比仍较低,未来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基建投资有望持续提升。
我国水泥生产技术领先,具备走出去的基础。1、技术层面,我国水泥生产以新型干法水泥为主,预计到2015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占比超9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水泥生产成本中,我国人工和折旧成本低于海外发达国家,具备输出的竞争优势。3、环保方面,随着国内节能减排标准的提高,行业已向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海外启示:1、成长空间比较:从国际经验来看,进入地缘相近区域获得再次增长是海外巨头二次成长主流。安守于局部的区域性企业长期难以对抗区域景气下滑风险,而具有跨区域产能的大型企业则具备更多的发展空间。2、估值盈利比较:一路一带沿线国家水泥企业盈利能力与估值大幅好于国内企业。盈利方面:2013年东南亚各水泥企业平均毛利率25%以上,高于国内的17%。估值方面:印尼国有水泥公司2009年来平均PB为3.5倍,平均PE为23倍,远高于国内主流水泥企业估值(海螺PB:1.67,PE:9倍).
国内水泥企业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寻求新一轮投资高点。水泥产能输出分三个层次:1、产品出口;2、装备出口;3、企业海外建厂。由于区域性特点,海外建厂已是主流。目前冀东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等已布局海外。随着“一带一路”推进,海外建厂进度有望加快。
重点推荐标的: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天山股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