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5月8日据中国经营报: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季里备受“摧残”的啤酒花,终于可以在春日阳光的抚慰下重新绽放。
记者近日获悉,困扰啤酒花重生的最大障碍——债务重组已经悬念落定。
知情人士透露,四川蓝剑集团(以下简称四川蓝剑)和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600090,以下简称ST啤酒花)重组时所遇到的债务问题,在新疆自治区政府出面斡旋下,已经有了结果。ST啤酒花高达10亿元的银行债务,将由债权银行豁免50%,四川蓝剑消化50%。
至此,蓝剑入主ST啤酒花的最后一道门槛被迈过。
政府速配重组姻缘 银行放弃半数债权
“最初蓝剑提出银行豁免一半债务的时候,所有债权银行异口同声一口回绝。所以虽然签了重组意向书,其实进展缓慢。”新疆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但后来新疆自治区政府出面斡旋,问题上升到维护自治区社会稳定和区内企业形象的高度,要求债权银行支持配合,豁免ST啤酒花50%债务。”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此前重组双方的矛盾焦点在于债务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较好方案,所以迟迟没有定论。是突然出现的德隆事件,加快了问题解决的进程。为了让新疆上市公司尽快摆脱接踵而至的阴影,新疆自治区政府希望尽快解决啤酒花的事情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事实上,去年ST啤酒花事件甫一出现,自治区政府就出面到啤酒花现场办公,要求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要给予啤酒花公司大力支持,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新疆一位政府公务员告诉记者,即使在重组进展遭遇挫折时,当地人士也坚信啤酒花重组肯定会成功:在很短时间内,新疆知名的企业啤酒花、德隆先后出现的负面事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对整个新疆公司乃至新疆自治区的形象都有一定影响,所以自治区政府不会袖手旁观。
据悉,此次豁免债务所涉及到的债权银行分别是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原有债务5000万元、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原有债务3亿元、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原有债务3.7亿元、乌鲁木齐城市商业银行原有债务4亿元——啤酒花是乌鲁木齐城市商业银行的大股东。
近12亿元银行债权半数豁免谁来买单?“当然是政府了。方式嘛,可以是相关银行年终上缴利润时财政扣除豁免损失的办法。”该知情人士解释。
蓝剑“因祸得福” 重组已无悬念
4月30日ST啤酒花公布年报,净利润巨亏12.15亿元。
“由于受到公司原董事长艾克拉木·艾沙由夫失踪及对外担保事件的影响,公司变更了部分会计政策,提高了计提比例,公司计提坏账准备8.146亿元……另外,董事会同意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部分资产和债权进行了核销处置。年报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ST啤酒花对外提供担保共计13.3539亿元,公司发现部分单位已不具有债务清偿能力,为这部分单位提供的担保额为8.9亿元,董事会同意对其中的5.28亿元作预计负债处理。”
如此一来,ST啤酒花显形、隐性债务通过计提全部解决,已经成为一个干净的“壳”,接下来在蓝剑的“魔法”下重新绽放就毫无障碍了。
5月5日上午,记者联系四川蓝剑集团副总周英剑,对记者的询问,周表示无可奉告,要求记者向啤酒花了解。而ST啤酒花和四川蓝剑的态度并无不同。
其实,新疆资本市场上的版图上,早在2003年就写下了四川蓝剑的名字。
2003年9月,蓝剑与新疆乌苏啤酒、新加坡王氏投资共同组建新疆乌苏啤酒公司,合资公司总资产5亿元。蓝剑持股38%,乌啤37%,新加坡王氏25%。
而蓝剑入主ST啤酒花也得到了新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被重组方的认同。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自治区社科院一份对啤酒花事件的研究报告指出,要解决啤酒花的问题,关键在于搞好上市公司自身的产业,而从产业关联度、市场认同度来讲,由蓝剑来担纲重组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自治区政府有关领导也在去年入川对蓝剑进行了实地考察。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愿意轻易出手啤酒花。
“蓝剑进入新疆就是想占领啤酒花市场,并想打入国际市场。没料到ST啤酒花出现这样的局面,但对于四川蓝剑来说,这真不一定是坏事。假设啤酒花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蓝剑参股啤酒花。”一位当地政府人士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