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3月26日据上海证券报:高送转、高派现、高价股,这些久违了的只有在牛市中出现的“三高”公司,近期在市场上接二连三地出现。对大批“三高”公司的出现,市场各方反应不一。
高送转:迎合市场?
据统计,截至昨日,年报推出送转预案的上市公司达到93家,其中每10股送转5股以上(含5股)的有53家,每10股送转10股的有15家,为历年罕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高送转的上市公司还将不断增加。
二级市场上,高送转公司的股价往往提前2至3个月就得到反映,到了出年报之际,大多形成股价的阶段性高点。据记者统计,15家10送转10的上市公司,此轮行情平均股价上涨幅度超过60%,远远超过大盘的涨幅,提前介入的投资者获利丰厚。难怪现在有些投资者整天打听高送转的消息。
市场人士认为,牛市炒扩张和成长性是机构的一贯做法,某些上市公司的做法,无疑是迎合了市场的喜好。但是,上市公司高送转一定要与公司发展的后劲联系在一起,以前有些公司不断进行高送转最后沦为亏损一族,不能不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高派现:难逃“套现”骂名
自用友软件之后,高派现似乎难逃大股东“套现”的骂名。航天信息的每股收益不可谓不高,但只因它推出10派9元的高派现预案,结果被投资者称为“用友第二”,股价也应声大幅下挫。投资者不满的主要理由在于,高派现主要肥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投资者得到的实惠相对股价来说实在微不足道。况且有些公司推出高派现后仍有再融资的要求,因此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的反感。
不过记者发现,今年有些公司在高派现的同时还将高送转,这以华能国际、黑牡丹、雅戈尔、双汇发展等上市公司为代表。此举兼顾了大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喜好,预案推出后可谓皆大欢喜。
上市公司究竟采取何种股利政策,应视每家公司的实际而定,难以一概而论。不过,对于一些现金流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来说,其高派现将可能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而对一些现金充裕的钢铁上市公司而言,其派现率已经与国债的收益相差无几,对喜欢稳健的投资者还是很有吸引力。
高价股:小盘股占主导
截至昨日,两市20元以上的高价股共有32家,其中沪市25家,深市7家。这个群体中,80%的公司流通股在6000万股以下,有不少高价股都推出了高送转的分配预案。
值得注意的是,高价股群体中还有一些蓝筹股的身影:如华能国际、盐田港、中兴通讯等,这在以前或许是不可想象的。蓝筹股的定价问题一直颇受市场关注,通常它们都以20倍左右的市盈率出现。然而,随着机构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及QFII选股理念的洗礼,投资者的理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恐高症”正在被优质优价所代替。
当然,股价的高低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高价股能演变成低价股、低价股也能向高价股迈进。而市场不变的理念永远只有两条,那就是业绩和成长性。这实在要考验投资者的眼力。
市场人士认为,一批“三高”公司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目前上市公司的景气度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股市的吸引力正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