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联作为中断三个月以后首个发行的新股,本周四刚上市就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这个7.90元发行的股票,开盘价为15.81元,此后一路走高到17.90元,收盘价也有17.30元,全天成交4350万股,换手率超过93%。这种暴超新股的局面,在股市中已经久违了,自然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客观而言,中国股市一直就有暴超新股的“传统”,其理由也很简单:新股的平均实际持股成本不高,且比较均衡,上档没有什么套牢盘,可以轻松地打出高度。另外,新股一旦表现强劲,容易聚集人气,使得分散的资金快速集中,有利于形成局部热点,进一步推高股价。而从北京华联的情况来看,它又有发行价较低、业绩尚佳、流通盘不大的特点,特别是近期市场回暖,同时有没有太明显的热点板块出现,加上较长时间没有新股上市,客观上存在暴超新股的条件。于是,几方面因素配合起来,北京华联的行情自然也就起来了。
但是,无须违言,暴超新股从来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且不说经过暴炒,新股的定价往往明显高出同类股票一大截(看看其它商业股的价格,就可以发现现今北京华联的价格是偏高的),这本身就存在股价高估的问题。如果说因为股票刚上市,投资者比较关注,同时市场持股成本也一下子被推得很高,导致短线股价能够在一个高位盘住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不断有更新的新股上市时,市场对其的关注程度必然会下降,而几经震荡换手,市场持股成本开始分化,到这时股价就难以继续维持在高位了。另外,一般来说热衷于炒新股的资金大都是属于短线的,它们不可能中长期持有,只要股价有一定的升幅,就会选择抛售套现。而如果出现股价掉头向下的问题时,更是会不计成本地退出。所以,在目前T+1的状态下,新股上市第一天走势相对比较好,可两、三天以后就有问题了。而事实上如果随后开跌的话,由于原先定价偏高,回落的幅度自然也就更大。今年6月份以后股市大跌,其中跌幅最大的除了庄股以外,就是新股了。用友软件上市当天炒到100元以上,而其10月份的最低价只有45元多一点。显然,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必须承认,炒新股的风险要大于炒老股,暴超新股尤其如此。当然,利在险中求,这里所存在的投机空间也是较大的。
问题在于,经过一段大起大落,同时又开始打击过度投机,股市中的暴炒新股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市场似乎无视暴炒新股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并且这种投机操作的氛围还很强烈,有相应的市场基础,这个现象就很值得关注。应该说,股票总是被人炒的,新股受宠,上市之初关心的人多一些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上市一个新股,不管其基本面如何,各路资金都不由分说地挤进去短炒一把,这实在不是好事情。客观而言,这无助于市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同时也对资金的进入起到了不良的引导作用。而更为严重的是暴炒新股会导致一、二级市场对立、收益与风险不对称现象的激化,这对市场发展的负面作用是很明显的。因此,北京华联被暴炒这件事情告诉人们,解决新股的盲目炒作、抑制过度投机,应该成为当今维护市场稳定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