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股市是靠资金来推动的,没有足够的资金,也就不可能营造出牛市。“5.19”以来的行情,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资金推动型的行情。这波行情运行了两年多,最近似乎一度出现了要掉头的迹象,从5月中旬开始,股指大幅下跌,沪市综合指数跌去了17.10%,深圳成份指数跌去了23.53%。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股指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跌,这是两年来所未见的,所以引起了市场的震惊。 回头来看,导致股指下跌的原因不少,其中有关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传闻可能影响特别大。这期间就有不少文章谈到,现在大约有6000亿元的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其计算方法是银行信贷增加了,但是企业在银行的存款没有同步增加,其间的差额就是非法流入股市了。沪深股市今年流通市值最高的时候不过18000亿元,现在说有6000亿元的违规资金要撤走(并且是限期三个月),那股指还不是要跌去三分之一啊。这样看来,大盘的调整是很自然的了。人们注意到,有几天沪市一天的成交金额还不到60亿元,深市甚至还不到35亿元,这表明市场上的资金已经大量退出,资金面全面吃紧。没有了增量资金的加盟,股市当然就只有下跌一条路了。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人们不难发现,所谓有6000亿元违规资金的说法,并不那么可靠。因为,银行信贷和企业存款之间是不可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的,企业贷到钱以后,就要买设备、买原料等,不可能全部用来存银行的(否则何必贷款呢?)。而且,从经验来看,似乎违规资金也不可能达到6000亿元的水平。这里,问题的本质还在于什么样的资金算违规资金?资金本身是没有标记的,如果是从银行直接进入到股市,那么当然是违规的。而从被查处的来自沈阳的例子来看,那里主要是通过银行票据贴现入市的。在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的,并不典型。事实上,现在企业买卖股票的情况的确不少,通常是将自己的自有资金用于直接买卖股票,或者是进行委托投资,而由此造成的经营资金缺口,则向银行贷款解决。这样的操作,从理论上讲,还不能认为是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从1999年9月起,国有企业已经被明文允许进入股市,而现在也不存在不向银行贷款的企业,因此只要允许企业买卖股票的政策不变,那么在技术上只要企业买卖股票的资金少于其股东权益,同时也不是将从银行贷出来的资金直接划到证券公司,那么就不能说它们的入市资金是违规的。从现行政策来讲,这样的推理是可以成立的。这样,显然所谓有6000亿违规资金的说法就不那么可信。同样的,说让6000亿资金限期离开股市的说法,同样也就缺乏依据。因为无论是在总量沪市资金的性质认定上,都存在不同的理解。客观而言,已经有人对6000亿元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看法提出异议,主要就是对什么样的资金算违规资金,没有统一的标准。既然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说法,而且所谓的6000亿元规模的推算又缺乏科学的根据,那么原先的一些传闻的可信度已经大大下降,它很难构成继续进行做空的依据。而一旦投资者开始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就会改变股市要跌30%的认识,转而开始寻找新的入市机会。近日,股市已经出现了成交量有所放大的局面,上周五沪市的成交金额达到了113亿元,比近期成交最清淡的时候要多一倍左右。同时,个股行情也比较活跃,经常有股票涨停,从而提示出人们在对所谓的“违规资金”问题有了认识,不再盲目恐惧之后,市场已经有所回暖。
应该承认,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现在金融业搞分业经营,银行资金是不能随便进入股市的。尽管过去已经开放券商在经批准后可以向银行进行股票质押贷款这样的业务,但是毕竟规模不大,而对于资金怎样才算是合规进入股市,也一直没有权威的解释,所以就经常有关于资金方面的传闻出现。看来,尽快在这方面进行规范化整顿,将确实违规入市的银行资金坚决清理出场,同时也给合规的资金以宽松的运作空间,已是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市场才能避免无谓的大起大落,真正平稳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