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强”为何不那么强?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桂浩明 2001-07-10 16:49: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不同版本的“50强”,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它们在二级市场的走势并不尽人意。有人戏称:“50强”其实并不怎么强.
2000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以后,很多单位根据自己的研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于上市公司进行了排名,提出了“50强”名单。现在,人们大体上可以看到5个左右的“50强”名单,而这些不同的“50强”上市公司在投资者面前集中曝光,对于市场也的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最近,有关对于“50强”公司的研究就受到了比较多的重视。
但是,这里也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尽管不同单位提出的“50强”公司名单重合率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就这些不同版本的“50强”公司而言,都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就是它们在二级市场的走势并不尽人意。所以也有人戏称:“50强”其实并不怎么强,或者是说:公司50强,市场50弱。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是东方电子,该公司被多家单位评为“50强”的第一名,但是它今年在二级市场的走势简直就是一团糟,基本上是一路下跌,丝毫没有“50强”的风采。类似的例子并不少,简而言之,如果拿“50强”名单和今年股票涨幅最大的50个公司名单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其中的重合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从评选的角度讲,也许和评选的标准有关。毕竟,实事求是地讲,评选“50强”和排列涨幅前50位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而且股价涨幅大并不等同于上市公司质量一定好。事实上,有的单位在评选“50强”时,侧重是规模的大小。也有的则对于公司的行业有一定的倾斜,重点考虑了高科技企业。而事实上,现在的市场对于大盘股的关注程度是不那么高的,而高科技股票在经过了反反复复的炒作以后,现在也普遍出现了退潮。这样,市场倾向和评选标准就会产生相应的差异,“50强”企业在股市中没有太好的表现就是一种必然了。
但是,换一个角度讲,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呢?举例来说,尽管强调培育机构投资者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我国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也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市场上具有强大资金实力的机构并不很多,要对大盘股进行投资价值的深入挖掘,在很大程度上是力不从心的。过去,当证券投资基金刚刚组建的时候,以其一度较为充足的资金力量,的确是进行过一些价值发现的工作。但是,由于后续基金组建的缓慢,基金要再进行大规模的价值发现就有困难了。甚至对于已经进行了价值发现的品种,也难以进行必要的投资。人们注意到,最近有一本杂志叫《新财富》,在世界银行顾问的指导下,对中国股市作了全面的量化分析,认为共有160家公司被大大低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低估呢?除了市场在选择个股上存在的缺陷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因素呢?譬如由于资金的组织结构不完善,无力对于一些需要较大资金介入的大盘股进行有效的价值发现。中国股市从开始运作起就有炒小盘股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已经成了一种传统。但是,这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在这背后还是有资金相对缺乏(包括结构性缺乏)的问题存在。从深层次讲,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市场理性投资的理念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树立,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价值被低估与缺乏投资价值的股票价值被高估的问题还会大量出现,“50强”企业未必成为50强股票的事情仍然会继续存在。
看来,从“50强”不那么强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中国股市总体上还是缺少真正大的投资机构,缺少真正的大资金介入。同时,从市场本身来说,也面临着股价的结构性调整要求。而在这过程中,应该说有着很大的市场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