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亚香股份(301220)发布2025年三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7.7亿元,同比上升33.82%,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上升168.0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63亿元,同比上升22.63%,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95.88万元,同比上升11.93%。本报告期亚香股份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同比增幅3.56%,净利率同比增幅100.92%。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28.8%,同比增3.56%,净利率15.6%,同比增100.9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16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5.04%,同比增21.11%,每股净资产15.55元,同比减22.3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5元,同比增2.48%,每股收益1.08元,同比增170.0%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2.72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2.41元。
持有亚香股份最多的基金为华夏招鑫鸿瑞混合A,目前规模为2.79亿元,最新净值2.0674(10月30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1%,近一年上涨66.97%。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钟帅。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领导您好!请回顾和分析下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主要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以及营收按照产品类别进行拆解和分析?
答: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1.2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6,485.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90%。整体而言,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管理侧重于泰国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量产计划的顺利实施,从二季度开始产能和出货量逐步提升、规模效应开始凸显;同时叠加天然香兰素产品的海外销售价格出现了短期阶段性的快速上涨,公司受益于上述积极因素,从而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的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天然香料产品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产品品类,营收贡献达到约2.53亿元,约占公司营收总额的一半,其中核心产品为丁香酚香兰素和阿魏酸香兰素。合成香料产品是快速增长的第二大产品品类,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贡献为1.2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80%,主要产品为合成橡苔和合成龙涎醚。凉味剂系列产品营收贡献为1.24亿元。
2、领导您好!美国近期对印度加征50%关税,而泰国仅为19%,这对我们泰国工厂的长期竞争格局有何优势?
据公开信息显示,美国对印度所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50%关税,从8月底开始执行。因此理论上,从9月份开始印度出口至美国本土的香兰素产品,将受到关税的不利影响;公司泰国工厂的香兰素产品出口至美国会有所受益。
3、领导您好!上半年合成香料增长迅速,其中新产品龙涎醚的实际出货量及明年订单的预期展望如何?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产品龙涎醚系列(包括合成超级龙涎醚和天然降龙涎醚)在第二季度开始实现小批量、规模化的出货销售,合计出货量在30吨左右。目前公司与下游核心客户在商谈签订明年的长期供货协议,但具体订单量取决于龙涎醚系列量产产线的建设进度和产品量产品质的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
4、领导您好!公司与欣欣向荣合作在泰国工厂投产合成香兰素项目目前的投产预期、产能爬坡节奏是如何规划的?
 目前泰国工厂的合成香兰素生产车间已经在建设过程中,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年化4,000吨产能的生产产线项目。合成香兰素产品也计划在9月至10月份期间试产、并向客户送样验证。若计划工作推进顺利的话,预计产能爬坡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
5、领导您好!请展望一下公司对泰国工厂未来的整体定位以及发展规划。
泰国工厂是公司未来最关键的全球生产基地,目前整体发展规划是泰国工厂的一期项目为天然香料的生产车间,二期项目为合成香料的生产车间,三期项目将是未来生物合成技术新产品的生产车间。未来国内母公司和各家子公司主要负责新产品的技术研发、试制生产和前端原材料、中间体的生产供应,泰国工厂将主要负责面向海外客户的终端产品生产和出货销售。
6、领导您好!今年下半年和未来天然香兰素和合成香兰素的价格走势如何?
根据目前的全球供需关系、以及欧美双反政策的限制等影响,香兰素产品的价格短期内、在今年下半年可能还是维持一个逐步分阶段、缓慢上涨的整体趋势。主要原因还是海外厂商的逐步减产、及欧美双反政策导致国内供应商出口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导致全球供应偏紧的格局所致。
7、领导您好!公司第二季度营收环比有所下滑,是否意味着目前国内业务出现下滑趋势?
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出现了同比、环比的大幅增长,也是由于香兰素产品的欧美双反政策初裁落地、行业涨价趋势来临,下游客户提前采购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而第二季度随着公司的国内产能向泰国转移、海外销售业务扩张、下游市场需求周期性落等综合原因,营收增长放缓、趋于稳定。目前国内销售业务虽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不高,但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后续公司将会重点关注各业务板块在国内外市场的持续拓展、新产品研发和推广进度、以及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控,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效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