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经纬恒润(688326)发布2025年三季报。根据财报显示,经纬恒润营收上升亏损收窄。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44.64亿元,同比上升25.88%,归母净利润-7504.6万元,同比上升81.7%。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5.55亿元,同比上升2.4%,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91.84万元,同比上升115.52%。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22.8%,同比增4.68%,净利率-1.65%,同比增85.6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2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1.65%,同比减10.09%,每股净资产32.86元,同比减8.0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61元,同比增64.2%,每股收益-0.67元,同比增81.18%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4300.0万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36元。

持有经纬恒润最多的基金为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目前规模为19.74亿元,最新净值2.2118(10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近一年上涨31.45%。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尤国梁。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1.公司智能运输业务的新进展。
答:公司的智能运输业务除在海港、内河港、铁路港完成部署外,也在持续拓展其他应用场景,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自8月13日顺利完成经纬恒润天津工厂首次运输任务以来,由公司自主研发的49吨级大电量(423kWh)电动重卡“笛卡尔”,在旗下逍遥通行与集成供应链团队的高效协同下,已在真实工业场景中平稳运行超一个月,持续承担天津工厂与周边核心供应商之间的高价值电子物料运输工作。
作为经纬恒润在智能运输领域的重要自有品牌产品,“笛卡尔”电动重卡凭借卓越的能效控制技术,能够从容应对“低库存、高周转、大负荷”的严苛生产节奏,展现出优异的适配性与可靠性。其已成功完成“百托千箱”级别的繁重货运任务,有力保障了供应链的持续稳定运营。
在技术赋能方面,整车搭载了由经纬恒润自主研发的OMS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车辆状态、司机行为、货物信息的全程可视可控,为高货值、高敏感度物料提供了安全、精准的运输保障,真正体现出智能装备的系统实力。
2.公司在机器人方向是否有相关布局?
公司有专门的机器人研究团队,业务涵盖不同应用场景及领域,目前公司的机器人业务已在工业智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面向工厂,公司针对检测、作业等研发了一系列的产品,例如之前需要人工通过仪器进行检测判别、复检的需要较高识别能力的部分操作已经可以用公司的智能化检测设备实现,目前机器人团队已经向公司工厂提供了多台设备。同时,公司也研发了公司工厂所需要的部分智能化的作业设备,如智能化的搬运、码垛、涂胶、装配等作业设备。
(2)除工厂外,公司也探索了港口等作业场景,面向合作的港口场景设计研发并实现了厂桥的智能化作业。
同时,公司也结合一些新技术如I、具身智能等对机器人、智能驾驶进行了研发,争取后续在更多场景中实现应用。
3.能否介绍下公司的大总成业务?
公司的大总成业务与特种载具业务是结合在一起的,公司在特种载具如HV、Robotruck以及其他无人驾驶平台的研发过程中,对里面的关键总成也进行了自主研发,其中应用了公司在电子电气架构、控制以及系统设计方面的优秀技术。目前公司主要的总成产品包含电池包、集成热管理、集成电驱桥,其中电池包的布局相对较早,目前部分型号已经实现了量产,应用于公司的特种载具平台,而集成热管理和集成电驱桥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后续也会率先在公司的特种载具平台和无人驾驶的运输工具上进行应用。同时,在研发大型总成的过程中,公司也孵化了如碳化硅功率模块等的一些产品,目前也已经应用在公司电子产品业务中,并且公司的碳化硅功率模块也获得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客户的认可,在已经定点的多合一项目中,其研发应用阶段也使用了公司自研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因此,在后续的开发应用过程当中,公司仍会不断扩展大总成业务线,争取更多的应用机会以及整车厂客户的量产机会。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