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永达汽车(03669.HK)2025年中期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26 08:04: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永达汽车(03669.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的收入为人民币270.72亿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下降12.8%,我们的毛利为人民币23.70亿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减少人民币2.14亿元,下降8.3%,其中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同比减少人民币1.83亿元,下降46.4%。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行政费用及融资成本三项合计为人民币23.82亿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减少人民币1.86亿元,下降了7.3%。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由于受到愈演愈烈的汽车市场价格战以及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本集团针对主要包括历年收购项目在内的若干目前表现欠佳4S门店商誉、经销协议无形资产和房屋及装修等长期资产,于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在财务账面上计提了非现金、一次性的减值(‘相关资产减值’),其与相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相抵后合计约人民币35.39亿元,对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本集团合并溢利及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合并总权益的影响约为人民币35.39亿元,对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的影响约为人民币33.94亿元。
      本次相关资产减值为财务层面的一次性审慎调整,不涉及现金流出,不影响本集团日常经营和业务盈利情况,本公司也不预期未来会出现大额持续性的减值风险。本次相关资产减值后,相关资产折旧摊销压力减轻,未来期间折旧摊销费用相应减少,有助于提升本集团整体盈利水平。
      扣除上述本次相关资产减值的影响后,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经调整的净利润及经调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人民币0.54亿元和人民币0.63亿元(详情请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调整’)。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继续坚持降低存货资金占用和提高存货周转效率的策略,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我们的在途在库存货余额为人民币49.86亿元,较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下降6.8%,我们的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保持在较为良性的26.3天。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67亿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增长66.9%,同时我们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的资产负债率为59.5%,与二零二四年末相比基本持平。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的业务发展概述如下:
      新车销售业务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新车销量72,501辆,同比下降13.4%。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05.32亿元、同比下降14.4%;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率为1.03%,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上半年行业竞争白热化,部分品牌及经销商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激进的降价促销策略,导致新车销售价格持续下探,单车毛利受损。鉴于现阶段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于上半年主动调整了新车经营策略,核心目标从‘以量取胜’转向‘量利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期销量规模。我们通过积极与厂方沟通,实现批零售考核任务目标的调减,并通过加大在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获客渠道的投入,以及进一步加强对潜客到店率、转化率、成交周期等过程指标的跟踪管理,有效促进线索转化率的提升。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的新车周转天数保持健康水平,为26.4天。由于现阶段汽车市场终端价格及政策波动较大,我们调减品牌厂方的任务考核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各品牌新车存货(含预付)资金的管控,同时对于60日新车超期库存实施强制平仓机制,并与企业总经理和管理团队绩效实施捆绑考核,同时通过新车销售与存货资金数字化系统的联动,有效保障新车库存的健康及资金周转效率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业务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同时也展现出了头部品牌聚焦以及产品体验高端化的特点。上半年发布的爆款车型中,如问界M8、小米SU7Ultra、极氪009、理想L6等都在各自的领域表现突出。我们代理的品牌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车型成为了上半年的‘爆款’型号。
      销量方面,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独立新能源品牌汽车销量达到10,312台,同比上升49.0%。其中经销模式销量4,455台,直销模式销量5,857台。由于我们代理的产品在进一步向高端领域发展,今年上半年新车平均售价达到了26.73万元,尊界S800等车辆在下半年规模交付,我们相信届时会进一步增长,单台新车综合毛利率也维持稳定,保持在了4%以上。同时,上文提到的多款‘爆款’车型也为我们积累了较多的待交付订单,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结束,独立新能源品牌留存订单达到近六千张,为下半年业务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售后方面,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独立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售后业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维修收入为人民币21,559万元,同比增长75.8%;平均单车产值为人民币3,447元,同比增长16.5%;二零二五年六月末独立新能源品牌售后保有客户量达到72,281,较二零二四年末增长25.9%;当前,随着我们的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交付数量快速提升,售后保有客户量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月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独立新能源品牌的售后业务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减。
      售后业务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售后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7.84亿元,其中维修保养业务收入为46.60亿元,与二零二四年同期基本持平。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维修保养业务毛利率为40.35%,与二零二四年同期基本持平。二零二五年上半年零服吸收率为84.2%,较二零二四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
      用户运营方面,我们一方面不断推出有助于提升事故车进厂维修、新车置换的粘性产品,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养护设备研发,为后期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辆维保粘性,促进进厂及单产提升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积极开拓网点覆盖区域退网经销商客户资源,例如我们位于北方的一家宝马4S店,上半年新增外部客户2200个,管内客户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4.8%。通过以上方式确保我们管理内客户保持提升,以缓解消费降级,客单价下降对收入的影响。
      保险业务方面,为应对新车销量下降对保费规模的影响,我们在确保新保投保质量的同时,重点加强续保业务过程管控,在有效控制营销成本的同时,确保续保台次及保费规模同比提升5%以上,从而确保整体保费规模同比也实现提升。
      事故车业务方面,在保险公司理赔定损政策日益收紧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坚持通过事故线索全员营销、涉车保险产品以及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持续提升事故车业务运营质量,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钣喷台次同比提升4.8%。同时我们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以修代换’等业务,进一步加深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库存控制方面,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库存结构优化及采购策略调整工作,严格控制预付款及非常用零部件用品采购,使我们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末零部件用品库存金额较二零二四年末下降6.8%。
      二手车业务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采取‘稳健运营,高效周转,严控风险,高质发展’的业务策略,积极应对新车销售规模和行情快速下行给二手车业务带来的冲击,同时积极把握新能源二手车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的二手车交易规模30,427台,以二手车售价计算的二手车收入人民币21.64亿元;在保持稳定新旧比的同时,我们通过强化存货周转、管控跌价风险等措施,确保了业务盈利性。以二手车售价计算的二手车毛利率5.21%,环比上升0.81个百分点,二手车毛利人民币1.13亿元,环比上升8.2%,周转天数17.7天,同比下降2.5天,环比下降4.0天。
      我们积极利用各类补贴政策开展置换业务,以稳定的高置换率助力新车销售;持续深化OEM和永达双品牌渠道与线上融合的二手车新零售模式,通过强化数字化运营能力,打造官网、新媒体及垂媒结合的营销矩阵推进线上交易,同时以标准化数据整合跨品牌、跨区域车源信息,打破车况与地域壁垒,助力线下端快速精准匹配车源以满足消费需求、提升成交率,并激活全域库存以加速周转效率、减少仓储与资金成本;通过建立区域集中化二手车整备中心、高效流转压缩中间成本为渠道留利,形成车源流动与盈利提升的正向循环,同时以二手车零售业务带动金融、保险等延伸业务增长,促进二手车综合获利及保客规模扩大。此外,我们积极探索存量市场增量机会,创新业务模式:与多个品牌厂家开展批量车源深度合作,协助厂家开展订阅租售、车辆处置及残值管理,并为自身渠道带来稳定优质零售车源;加速布局新能源新渠道二手车赛道,与多家新能源厂家在新渠道二手车置换、零售等方面展开合作;实行集中定价和处置模式,探索开放化、市场化、平台化运营;积极推进二手车出口,构建多元化销售策略。
      网点变动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积极调整网点,加快非核心品牌和非核心区域的门店关停并转,集中力量发展潜力更大的头部国产新能源品牌,通过网点调整,品牌集中度不断加强,有效提升了单店运营效率和产出。同时与品牌积极沟通,加快推进现有展厅、售后物业的多元化利用,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上半年,我们自建新开业了7家头部新能源门店,包括5家鸿蒙智行网点,另外,上半年,我们新获新能源品牌授权30个,筹建中的新能源门店14家,其中13家是鸿蒙智行品牌。上半年,我们关停并转了19家门店,其中包括12家传统品牌,7家新能源品牌。
      截止到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们运营的网点共计209家,已授权待开业网点17家。从品牌结构分析,豪华品牌占比64.6%,独立新能源品牌占比16.7%,中高端品牌占比12.5%,永达二手车商城占比6.2%。

业务展望:

伴随中国车市迈入重构迭代的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正成为核心驱动力,其渗透率的持续攀升重塑着产业格局的同时也在孕育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传统燃油车凭藉其庞大的基盘客户群体和市场认知度,也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随着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越发凸显出对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侵蚀与长期健康发展的危害,在此背景下,行业‘反内卷’浪潮不断升温,伴随国务院‘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政策落地,行业正加速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争与合规经营。2025年一季度行业利润率已处于历史低位,政策纠偏有望推动盈利修复。同时传统燃油车品牌也积极推动产能结构与渠道网络的优化,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销商加速淘汰低效网点,这一过程虽伴随调整阵痛,但本质上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经阶段。而新能源品牌竞争格局亦逐渐清晰,从前期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张阶段逐步转向关注网点效能的持续提升。
      总体来看,市场正在回归理性竞争,逐渐转变成以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为核心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格局在动态调整中也将迎来新的阶段。
      结合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我们将积极应对,持续发力做强做大新能源重点品牌,聚焦做优做精豪华支柱品牌,保障售后业务稳健,继续开拓升级二手车业务,实现主营业务结构改善和盈利提升;重点做好各类降本控费工作,关注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确保核心财务指标和经营现金流水平的健康;我们也将持续布局电池循环和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AI技术赋能,在保障整体稳健经营基础上实现逆势增效。
      主动优化网络结构,实现‘新能源’与‘豪华车’两大阵营效能提升
      我们将加大投入、精准发力,实现新能源业务做大做强,深入与如鸿蒙智行等国内智能化领先、市场口碑及盈利表现佳的新能源重点品牌的合作,形成新能源品牌网点的规模化优势,快速提升新能源业务占比和盈利贡献。
      我们也会持续做优做精传统豪华品牌业务,主动优化现有豪华车品牌网络布局,针对盈利能力弱的网点加快推进关停并转,聚焦核心区域保留优质门店,提升单店运营质量和整体盈利能力,巩固领先地位。
      业务提质增效,同步重点推进降本控费及高效管理赋能
      我们也会不断提升新车盈利水平,保持售后维修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以及二手车业务的开拓升级,通过多元的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保持率和满意度,创造用户规模稳固增长以夯实客户基盘,保障两大阵营业务的协同发展。
      同时,我们将落实各项成本和费用管控措施,持续围绕人力成本等主要销管类费用进行管理调整,加强费用与业绩的动态关联和管控,并进一步实行组织机构精简、人员效能优化;同时,加快推进业务、财务和人力等共享管理模式,通过提高管理效率赋能业务的开展,降低管理成本。
      保障现金流及财务稳健,持续增强抗风险能力以穿越周期
      我们将强力保障本集团现金流,进一步加强现金流管理,关注资金利用率,确保库存周转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对各类应收款应收尽收,在压缩应收款金额的同时缩短应收款回款周期,总体以严格的管控策略确保本集团经营现金流健康、稳定;同时严控资本开支,也在融资端持续做好渠道与结构的优化及统筹管理,不断提升我们在动荡市场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确保稳健经营。
      在核心财务指标方面,如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能够覆盖负债,净资产能够覆盖长期资产等,我们也将确保其维持在良好健康水平,为公司提供坚实的财务基础。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新业务布局与新技术赋能
      我们将加强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帮助我们实现快速的业务转型,同时持续布局‘电池循环产业’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业务,加快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
      同时随着AI等新技术应用的逐步丰富,我们也将加快数智化的转型步伐,全面拥抱AI技术,用AI为我们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赋能业务的开展。
      展望未来,市场整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行业整合趋势愈发明显,主要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将不断向高质量头部经销商集中,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挥经销商渠道在品牌传播、后市场服务能力方面的价值。我们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充足的信心应对行业的考验和挑战,穿越当下市场的转型周期。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和持续响应国家‘低碳’战略并致力于践行ESG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同时采取更积极且持续的分红和回购政策,用更稳健的业绩回报我们的股东和投资者,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永达汽车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