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洋医药(301015)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营收与利润表现疲软
百洋医药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7.51亿元,同比下降6.02%;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下降59.48%;扣非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下降52.16%。单季度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9.1亿元,同比下降10.88%;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812.29万元,同比下降63.9%;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7740.73万元,同比下降62.36%,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盈利能力指标分化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6.47%,同比上升3.58个百分点;但净利率为5.64%,同比下降48.09个百分点,反映出在毛利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期间费用和非经营性损益对净利润形成显著拖累。每股收益为0.31元,同比下降59.74%;每股净资产为3.94元,同比下降18.36%;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75元,同比下降16.93%。
费用压力显著上升
公司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占营收比为26.61%,同比上升32.03个百分点,总金额达9.98亿元,费用控制面临挑战。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6.01%,主要因长短期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上升。
资产与负债结构变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8.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99亿元略有下降;应收账款为16.26亿元,同比下降19.10%;有息负债为31.32亿元,同比上升49.82%。有息资产负债率上升至43.74%,债务负担加重。短期借款同比增长63.54%,系补充流动资金所致;长期借款同比增长38.47%,用于支付收购百洋制药的股权转让进度款。
经营与投资活动现金流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9.23%,主要因新增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百洋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及廊坊临空百洋汇信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7.8%,主要因借款增加以补充经营现金流及支付并购款项。
主营业务结构稳定,品牌运营仍为核心
品牌运营业务实现收入27.16亿元,占总收入72.41%,同比增长1.36%,毛利率为47.34%,毛利占比达93.99%。核心品牌迪巧、海露、扶正化瘀、纽特舒玛均实现增长,其中扶正化瘀同比增长37.42%。批发配送业务收入8.33亿元,同比下降24.73%;零售业务收入1.91亿元,基本持平。
风险提示
财报体检工具提示需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为78.33%)、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43.74%)及应收账款状况(应收账款/利润达235.1%),上述指标显示公司面临一定流动性与信用风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