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城汽车(601633)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营收与利润表现
根据2025年中报,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为923.35亿元,同比上升0.99%,实现小幅增长。然而,归母净利润为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扣非净利润为35.81亿元,同比下降36.39%,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减弱,存在增收不增利现象。
从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23.16亿元,同比上升7.72%;归母净利润为45.86亿元,同比上升19.47%,表明当季盈利有所恢复。但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1.12亿元,同比下降41.56%,反映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仍面临较大压力。
盈利能力指标
公司毛利率为18.38%,同比下降7.8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86%,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两项关键盈利指标均出现明显下滑,说明产品附加值或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为52.38亿元,三费占营收比为5.67%,同比上升4.95%,显示期间费用负担有所加重。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80.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95.37亿元下降29.16%;有息负债为205.1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1.47亿元下降27.10%。应收账款为85.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7.89亿元上升26.45%,需关注回款情况。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1.08元,同比下降1.71%,现金流生成能力略有减弱。每股净资产为9.83元,同比上升14.07%,反映股东权益有所增强。
主营业务结构
从主营收入构成来看,销售汽车收入为797.51亿元,占总收入的86.37%,为主力业务,其毛利率为17.78%。销售零配件收入为61.37亿元,毛利率达32.05%,盈利能力较强。模具及其他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其他收入和租赁收入占比较小,合计不足14%。
按地区划分,来源于本国的对外交易收入为564.45亿元,占比61.13%;来源于其他国家的对外交易收入为358.9亿元,占比38.87%,海外业务占比较高,体现公司全球化布局特征。
财务变动说明
报告期内,衍生金融资产大幅增长639.79%,主要因金融衍生产品公允价值变动;应收票据下降45.11%,与销量波动有关;存货上升30.75%,系备货增加所致。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分别增长85.55%和52.47%,因新增租赁项目。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76.85%,因奖金发放;应交税费上升90.79%,因税金计提尚未缴纳。长期借款下降50.82%,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上升65.5%,系长期借款重分类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04.69%,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销售费用上升63.31%,因加大新车型宣传与品牌建设投入;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为-992.89%,因汇率波动影响。
综合评价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增长乏力,利润显著下滑,尤其是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承压。尽管资本回报率(ROIC)去年为12.43%,处于较强水平,但当前盈利趋势不容乐观。此外,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仅为58.26%,提示需关注短期偿债能力与现金流安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