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电力(600021)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财务表现概览
上海电力(600021)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04.75亿元,同比增长1.76%;归母净利润达19.09亿元,同比增长43.85%;扣非净利润为18.43亿元,同比增长40.08%。单季度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0.32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55.8%;扣非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52.27%,表明盈利能力在二季度进一步增强。
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毛利率为28.26%,同比提升7.79%;净利率为16.49%,同比上升27.12%。三费合计22.78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1.12%,同比下降15.25%。其中销售费用下降66.6%,主要因明华电力加强销售成本控制;财务费用下降23.73%,得益于债务优化带来的资金成本下降;管理费用上升7.18%,系并表子公司增加所致。研发费用下降20.1%,反映公司聚焦核心研发项目。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96.48亿元,较上年增长15.54%,主要因提前获取低成本借款用于偿还外币债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对应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2.18元,同比增长41.59%,主要得益于电费回款增加和购煤支出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4.39%,因持续推进风电、光伏及海外项目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96.7%,主要来自项目投资新增外部借款。
债务与偿债能力
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为1128.49亿元,较上年增长18.81%;流动比率为0.68,短期偿债压力上升。财报体检工具提示,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为16.99%,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16.35%,显示流动性紧张。有息资产负债率为51.82%,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1.14倍,表明债务负担较重。
应收账款与主营结构
应收账款为286.15亿元,同比增长25.28%;归母净利润为19.09亿元,应收账款/利润比例高达1398.61%,回款周期长的问题值得关注。
从收入构成看,电力产品收入190.22亿元,占主营收入92.90%,毛利率28.14%;热力收入11.23亿元,占比5.49%,毛利率21.85%;其他收入3.3亿元,毛利率57.07%。按地区划分,江苏地区毛利率最高,达35.71%;日本地区毛利率为58.98%,表现突出;上海地区毛利率仅为15.92%,相对偏低。
经营业绩驱动因素
营业收入增长源于售电量和供热量上升,营业成本下降1.06%得益于燃煤成本降低及内部成本控制加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发电量37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8%;上网电量36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1%。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分别增长16.94%和28.05%,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61.83%。入厂标煤单价为936.14元/吨(含税),同比下降12.7%。
综合评价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受益于成本下降与新能源发电增长,资本开支推动业务扩张。但需关注高企的有息负债、偏低的流动比率以及巨额应收账款对现金流的潜在压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