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2日固高科技(30151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中国基金报张燕北、研值有道李昱丞 赵雨佳、格隆汇邵钊伦、每日财报张戈、中信证券施丹 范飞扬 熊睿溪 杨语萱 邓惠文 罗晓玲 郝培蓉 张泽宇 刘雯婧 彭比元 陈子潼 胡皓博 黄燚燚 张洺赫 胡雪峰 简爱 傅为峰 戴丹墨 张哲睿 黄伟炜 徐文坤 何周语 唐颖婷 李易衡 郑梓鹏 韩丹豪 梁景沛 陈日斐、博时基金万琼 黄协锋 张雯琪 张伟、证券时报王蕊 吴琦、深圳商报詹钰叶、21世纪经济报道李域、新华社刘丁菱、大公报毛丽娟、今晚吃基蔡晓铭、迪哥看财经(资管网)马源、ETF之家彭育凡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如何看待固高公司的发展机遇?
答:公司始终定位于实现运动控制原创技术的突破,面向微纳加工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的高速高精控制需求构建相关解决方案。以创新技术和产品服务先进制造新业态、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伴随制造业在经历规模快速壮大后,发展进入了内部结构向着以半导体芯片、飞机、车、船与高铁等高端制造、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先进制造阶段。制造业的结构优化使得对以半导体加工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微纳加工装备,高端的生产力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凸显。
公司也紧跟产业需求,立足相关技术沉淀,突破技术瓶颈,重点推进技术与产品在半导体/泛半导体加工设备、中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3C自动化精密加工设备等高端设备领域的应用落地,以期取得更好的市场收益。目前半导体前道晶圆制造和后道封装等要求严苛的领域的部分工艺设备获得批量应用;在高端机床领域,公司部署的运动控制系统的机床主机达到了国际同行高端系统的加工效果;在柔性材料激光加工设备中也实现了微米及亚微米加工。
综上,立足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需求,面向微纳加工为代表的等高端装备领域的高速高精控制需求提供技术与产品,会是公司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战略发展机遇。
问:面向高端装备的运控技术、产品与系统,市场空间如何?
答:以半导体/泛半导体为例,公司粗略估计大陆的各种主机设备市场约2000亿元以上。数控机床的公开数字显示达4000亿元以上规模行业内常用10%的比例来估算内部的电控系统的价值。
粗略估算下来,以半导体、数控机床为代表的细分领域的核心部件、数控系统的市场空间大约有500亿元以上。如果再考虑机器人3C加工设备等,高端装备产业给出的控制、伺服核心部件与数控系统的市场空间应该更大。
注以上是依据企业自身经验粗略估算,请谨慎参考。
问:面向半导体设备与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控制系统的竞争格局怎样?
答:以中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核心部件与系统主要供应商是西门子、Fanuc、海德汉、三菱、erotech、CSELMO、科尔摩根、欧姆龙、倍福等。
国内同行在此领域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问:相关部件、系统在半导体加工设备领域的应用推进如何?
答:半导体领域的国产化推进进程呈现前道设备与后道设备发展节奏存在差异的特征。在后道设备领域,推进进程相对更快,类似键合、固晶、划片、贴装等工艺设备都有批量落地。而在前道设备领域受客户认证周期长,生态准入门槛高,应用落地相对迟缓。
问:机器人领域是否有收入,是什么类型?
答:目前公司运控、伺服、驱控一体类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一定营收,主要来自工业、物流类机器人。
问:目前产能是否饱满?
答:公司目前的控制、伺服等产品生产现状中仍有较多环节与深莞的供应链写作完成;公司的产品生产环节主要集中在产品装配、测试环节。目前也在进行更为全环节的控制类、伺服类产品的产业化系统建设,预计在今年4季度、明年分阶段投入使用。
实际上,公司采用备料式生产,会依据市场预期与计划略提前进行标准系列产品生产。多数情况下在收到客户提货需求一至两周即可完成出库交付。
固高科技(301510)主营业务: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类、运动控制系统类和运动控制整机类等产品的销售、维修及技术服务,分为内销与外销。
固高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5亿元,同比上升16.23%;归母净利润3090.23万元,同比上升16.63%;扣非净利润2793.73万元,同比上升53.09%;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41亿元,同比上升12.4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10.81万元,同比上升6.1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154.73万元,同比上升26.91%;负债率12.33%,投资收益320.1万元,财务费用-46.27万元,毛利率49.12%。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