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峰集团(601515)发布2025年中报,证券之星财报模型分析如下:
财务表现概览
东峰集团(601515)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4亿元,同比下降12.37%;归母净利润为-6130.53万元,同比上升52.87%;扣非净利润为-2931.6万元,同比上升79.33%。整体来看,公司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明显收窄。
单季度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08亿元,同比下降7.76%;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145.52万元,同比上升63.84%;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649.15万元,同比上升81.55%,表明经营改善趋势延续。
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毛利率为13.47%,同比下降41.5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75%,同比上升18.8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1.3亿元,三费占营收比为21.53%,同比上升18.52%。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上升57.14%;每股净资产为2.73元,同比下降7.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01元,同比上升96.63%。
尽管亏损收窄、现金流改善,但毛利率大幅下滑反映出产品盈利能力面临压力,叠加三费占比上升,对公司盈利修复构成制约。
资产与负债状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23.45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8.82%;应收账款为3.53亿元,同比下降5.01%;有息负债为5.25亿元,同比上升31.65%。较高的货币资金水平显示公司流动性充裕,但有息负债增长较快,需关注未来偿债压力。
主营业务结构
从主营构成看,医药包装收入为2.5亿元,占总收入的41.31%,毛利率为22.57%;膜类新材料收入为2.07亿元,占比34.19%,毛利率为5.31%;纸品收入为8741.74万元,占比14.47%,毛利率为16.29%;境外地区收入为1773.43万元,占比2.94%,毛利率为16.60%。
医药包装为公司核心盈利来源,贡献了69.24%的主营利润,显示出该板块在当前业务结构中的关键地位。
经营与投资活动变动原因
业务发展回顾
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布局动力电池隔膜、复合集流体等核心材料,博盛新材具备干法隔膜量产能力,涂覆技术实现多种产品落地,江苏、湖南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并拓展新能源导电排业务。同时推进复合铜箔/铝箔研发,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发无负极电池技术。
在I类医药包装领域,通过并购整合实现PVC硬片、药用玻璃瓶、铝塑组合盖等全品类覆盖,打造“东峰药包”平台,多个子公司推进智能化、高阻隔材料基地建设,并积极拓展阿斯利康、武田制药等外资客户。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变更为衢州智尚,实控人变更为衢州市国资委,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