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招港B(201872)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30 23:22: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招港B(20187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本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港口投资、港口运营、港口物流和智慧科技。

    本公司是世界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商,已于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较为完善的港口网络群,所投资或者投资并拥有管理权的码头遍布深圳、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大连、漳州、湛江、汕头、香港、台湾等枢纽港,并成功布局六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港口投资包括海外及国内的港口投资,重点在全球主要枢纽港、门户港以及市场潜力大、经济成长快、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布局,捕捉港口、物流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进一步完善全球港口网络。港口运营方面主要包括集装箱及散杂货装卸服务,聚焦强港建设和管理及服务提升等,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港口服务。

    港口物流方面,通过创新的园区业务模式和服务,深入挖掘港口与园区协同价值,依托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吉布提国际自贸区、汉班托塔产业园等园区为客户提供仓储租赁、报关、拆拼箱、单证等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推动港口拖轮服务、理货业务、工程监理和管理业务发展,并注重临港业务创新和供应链物流,通过整合港口生态服务资源,推动港口物流价值链上下游的协同与合作,以资源开放和共享为重要抓手,促进贸易顺畅发展,提升港口服务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运转,助力客户降本增效。

    智慧科技业务聚焦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数智化”和“绿色化”升级,持续赋能港口的生产、管理、服务、生态等核心业务,智慧科技为港口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等(1)宏观经贸格局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总体保持一定韧性,但贸易摩擦升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金融市场经历调整,下行风险积聚影响经济前景。发达经济体增长承压,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下欧盟经济增长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同时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GDP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0.6%;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下降0.5%。新兴经济体增长韧性显现,其中东南亚市场增长较为突出。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长6.9%,创近6年新高,印度尼西亚GDP同比增长4.9%,马来西亚GDP同比增长4.4%。但贸易战升级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将阻碍经济增长前景,国际合作缩减可能导致全球韧性降低。贸易方面,美国关税措施大幅扰乱全球供应链、破坏经贸环境,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IMF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量(货物和服务)增速2.6%,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面对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地缘冲突持续等复杂国际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紧实施更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经济稳中有升。贸易方面,中国外贸顶住压力、保持动力、展现活力,规模稳中有增,出口保持较强韧性,进口增速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总额13.00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总额8.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7%,占外贸整体比重达到51.8%。

    展望2025年下半年,关税潜在上调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下行风险持续存在,全球货物贸易增长受限,全球经济体增长预计将放缓。IMF预计202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为3.0%。其中,发达经济体2025年的增速有所降低,从2024年的1.8%降至2025年的1.5%,美国增速从2024年的2.8%降至2025年的1.9%,但欧元区增速从2024年的0.9%增至2025年的1.0%;2025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计4.1%,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5.1%,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

    2025年下半年,中国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会继续显现,持续推动多元化对外开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运行的基础还需要加固。下阶段,中国政府将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持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港口航运业趋势分析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运输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供大于求局面未有改变,国际航运价格持续下探后阶段性反弹。供给端方面,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正在运营的集装箱船总运力为3270万TEU,上半年集装箱船舶运力净增长118万TEU,约占集装箱总运力的3.6%,预计2025年集装箱船舶运力增速为6.3%。需求端方面,2025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预计为2.0%。根据供需结构判断,2025年集运市场总体仍供过于求。在运价方面,2025年初运价持续下跌,5月以后随中美关税谈判超出市场预期并留出抢运窗口触发阶段性反弹。下半年在贸易摩擦反复、供给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的背景下,运价仍将持续承压,预计2025年集运市场运价整体走低,贸易政策等不确定因素仍将对运价造成较大扰动。另外,主流班轮公司为顺应客户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积极改变经营策略,并在物流供应链延伸、航运金融及数智化、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提升航运服务能级。

    受全球贸易格局中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货主加速出货节奏以规避潜在风险,这一“提前出货”现象显著推升了集装箱运输需求,在此背景下,全球主要区域枢纽港的集装箱业务量普遍呈现积极增长态势。根据Drewry的预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各主要区域港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亚洲港口完成吞吐量2.61亿TEU,同比增长3.9%;其中,大中华区港口完成吞吐量1.59亿TEU,同比增长4.1%;东南亚地区港口完成吞吐量6695万TEU,同比增长5.0%。中东港口完成吞吐量2191万TEU,同比增长7.6%;欧洲和北美地区港口分别完成吞吐量7213万TEU和4113万TEU,同比增长2.9%和10.5%。非洲和拉美港口分别完成吞吐量2165万TEU和2912万TEU,同比增长5.9%和1.3%。得益于中国外贸规模稳定增长,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速,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298万TEU,同比增长6.9%。其中,沿海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277万TEU,同比增长7.1%。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本公司是世界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商,位于全球港口运营商第一方阵。规模方面,本公司于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港口网络群,并成功布局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港口。根据Drewry统计,2024年,本公司完成集装箱权益吞吐量达6120万TEU,位居全球港口运营商前列。质量方面,下属主控码头拥有多项市场和区域领先地位,持续推进ESG建设,致力于打造行业的ESG港口标杆;同时拥有良好的港口科技基础,基于招商港口自主研发的TOS系统,形成了全球首创全域、全时、全工况、多要素的传统集装箱码头升级解决方案;应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贸易便利化平台,已推广至三十二家粤港澳大湾区码头,助力提升大湾区贸易便利化水平。

    效益方面,本公司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净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资源整合能力

    本公司实际控制人招商局集团为百年央企,以港航物流业务起家,具有卓越的行业口碑和营商资源。

    招商局集团成立于1872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在香港成立运营最早的中资企业之一,是一家百年央企、综合央企、驻港央企。招商局集团业务主要集中于交通物流、综合金融、地产园区、科创产业。当前正在锚定创新驱动的国际化综合型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次创业”,加快打造“两条曲线”,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招商局集团交通物流板块涵盖港口、航运、物流、公路与贸易,具有广泛的产业链服务协同空间,随着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与大物流网络布局的完善,有效助力招商港口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拓展能力的港口投资运营平台和互联互通的国际化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2、专业高效的全球港口投资能力

    本公司专注港口投资,把握全球产业趋势与地方行业机会,实现投资全过程、全周期管理。

    招商港口作为招商局集团旗下境内外港口投资运营的重要载体,拥有超过二十年的港口投资经验和超过十年的海外投资经验。公司搭建了一套科学专业的投资管理体系,具有一支专业化的全球投资研究团队,在政策研究、产业分析、风险控制、资金筹集、投后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持续深入研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趋势,紧跟国内重大战略机遇和海外动态投资机会,重点在全球主枢纽港、门户港以及市场潜力大、经济成长快、发展前景好的地区布局,捕捉港口、物流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进一步完善全球港口网络。

    公司港口投资组合在区域和生命周期上力求平衡分布,海外业务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植根当地,积极构建命运共同体,以巩固互联互通合作为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较大程度上加强了应对行业波动、贸易冲突、突发性事件等风险的应变能力。

    3、日趋完善的港口综合管理能力

    本公司深耕港口运营,通过贯彻精益运营战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公司不断完善港口业务的运营管理,通过精益运营搭建多维度利润贡献评估体系与成本费用指标“价值树”,深化业财融合,运用成本领先的工作机制优化成本管控体系,做精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价值创造力,切实做到降本增效;通过COE工作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并以质效提升为工具落实优质举措,提升盈利能力,形成了行业内领先的港口运营管理体系。

    4、持续优化的价值链综合服务能力

    本公司坚持在以港口为中心的区域链和以港口为节点的物流链上创造价值。

    公司以建成高质量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为目标,持续提升企业价值,拥有现代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在航运、港口纷纷进入联盟时代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积极整合国内外港口资产,依托较为完善的全球港口网络群,协同招商局集团海运、陆运、仓储、物流、贸易等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港口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5、自主创新的智慧港口建设能力

    本公司肩负行业责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智慧港口建设。

    公司加快数智化转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在行业中推出具有特色的智慧港口整体解决方案。在港口生产作业系统方面,公司旗下科技企业招商国科自主研发具备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新一代CTOS产品,致力于在产品智能化水平、业务灵活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全面领先。在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公司升级打造“招商ePort”综合服务平台,面向港航物流业提供一站式港口综合服务。公司旗下妈湾智慧港是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首个5G智慧港口,可实现全天候规模化自动驾驶车辆与有人驾驶车辆混行的水平运输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港口生产效率、绿色化程度及管理水平。

    三、主营业务分析

    1、港口业务回顾

    (1)港口业务总体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集装箱业务呈现增长态势,散杂货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稳住了基本盘。本公司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120.7万TEU,同比增长5.7%;港口散杂货吞吐量为6.3亿吨,同比下降0.7%。集装箱业务方面,内地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918.9万TEU,同比增长6.2%;香港及台湾地区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0.9万TEU,同比下降3.9%;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20.9万TEU,同比增长5.0%。散杂货业务方面,内地港口项目共完成散杂货吞吐量6.3亿吨,同比下降0.8%;海外港口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80.2万吨,同比增长2.3%。

    珠三角地区

    深圳西部港区,上半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9.0万TEU,同比增长11.0%,主要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和新增航线;完成散杂货吞吐量749.9万吨,同比下降10.0%,主要是进口粮食下降。顺德新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6万TEU,同比下降27.6%;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47.3万吨,同比下降22.1%。东莞麻涌完成散杂货吞吐量867.9万吨,同比增长8.6%,主要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珠江内河码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1万TEU,同比下降1.5%;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17.5万吨,同比下降23.0%,主要是建材需求量下降。

    长三角地区

    上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01.3万TEU,同比增长5.9%,主要受益于外贸箱量的增长;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957万吨,同比下降7.7%。宁波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5万TEU,同比增长10.0%,主要受益于外贸箱量的增长;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4574万吨,同比增长2.0%。

    环渤海地区

    辽港股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7.5万TEU,同比下降9.2%;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1661.3万吨,同比下降2.5%。莱州港务完成散货吞吐量797.8万吨,同比增长7%。QQCTU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35.1万TEU,同比增长9.2%,主要受益于外贸箱量增长。QQTU完成散杂货吞吐量640.5万吨,同比下降11.1%,主要是区域业务结构变化影响。青岛董家口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138.7万吨,同比增长3.9%。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0.5万TEU,同比增长0.9%。

    东南地区

    汕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4.5万TEU,同比增长7.8%,主要受益于外贸箱量的增长;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07.5万吨,同比增长4.6%。漳州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7万TEU,同比增长6.7%;完成散杂货吞吐量561.3万吨,同比增长37.8%;厦门湾港务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65.1万吨,同比增长10.3%,主要受益于厦漳地区业务结构优化。

    西南地区

    湛江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6万TEU,同比下降7.8%;完成散杂货吞吐量3758.2万吨,同比下降15.4%,主要是石化业务量减少。

    港台地区

    香港招商货柜及MTL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9.5万TEU,同比增长0.7%。台湾高明码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1.4万TEU,同比下降15.4%,主要是关税政策影响。

    海外地区

    2025年上半年,斯里兰卡CI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7万TEU,同比下降2.8%。斯里兰卡HIPG自2024年上半年启动集装箱业务,报告期内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万TEU,同比增长542.9%;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21.6万吨,同比下降6.0%。巴西TCP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3万TEU,同比增长2.9%。多哥L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5.7万TEU,同比增长19.3%,主要受益于航线结构优化。印尼NPH于2024年7月纳入业务量统计,报告期内贡献箱量38.7万TEU。尼日利亚TI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2万TEU,同比增长24.6%,主要受益于经营策略优化。吉布提PDSA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3万TEU,同比下降11.6%,主要是中转箱量下降;完成散杂货吞吐量244.9万吨,同比增长8.6%,主要受益于粮食、化肥货量的增长。土耳其Kumpor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5万TEU,同比增长16.9%,主要受益于航线优化。TerminalLink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73.5万TEU,同比增长1.4%;完成散杂货吞吐量98.9万吨,同比增长4.1%。

    2、报告期内经营计划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锚定“高质量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坚实推进“全球布局”“精益运营”“创新升级”,在母港建设、运营管理、科技创新、海外拓展、国企改革及ESG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主要经营效益指标实现稳定增长。

    (1)母港建设方面,保持区位优势,提升竞争能力。深圳西部港区的集装箱业务保持增长态势,在深圳全港的外贸市场份额超50%,散杂货业务多货种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海外母港方面,斯里兰卡CICT积极应对区域竞争,持续优化航线结构,大力拓展客户,紧抓市场机遇,稳住基本盘。HIPG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集装箱及滚装等业务板块协同发力,集装箱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增量创效的成果,同时加强与船公司合作,积极争取锁定航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航能力持续提升。

    (2)运营管理方面,深化精益运营,提升运营效率。公司持续深化COE机制,贯彻成本领先理念,以成本拆解为切入点,对主控企业运营开展系统性诊断,制定经营优化方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改进生产组织流程,推动运营指标提升,跟踪优化措施落实情况,形成闭环管理,持续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3)科技创新方面,建设智慧港口,推动绿色转型。公司持续推动科技引领,探索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持续推进科技赋能产业升级。2025年上半年,巴西TCP已成功上线本公司自主研发的CTOS系统,土耳其Kumport已成功交付CTOS系统的测试版本,实现对国外系统的替代。按期完成交通部TOS攻坚项目,基于新一代架构研发的CTOS产品在汕头港上线。公司承担的交通强国试点任务“集装箱码头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现场验收。公司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在智能堆场、多模态大模型等多项场景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并发布“招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智能体品牌。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上半年深西港区新投产两座换电站,新增185台电动拖车投入运营。

    (4)海外拓展方面,拓展优质项目,深挖存量潜能。公司积极推进海外战略,坚持增量拓展与存量挖潜并重,持续优化全球布局。2025年2月28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招商局港口签约拟收购巴西原油码头Vast项目股权,该收购有利于公司继续拓展拉美地区市场。同时,公司推动斯里兰卡海外母港一体化运营,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实现资源高效共享与优势互补;巴西TCP通过提升通航能力、运营效率,优化箱量结构,集装箱班轮平均等泊时间等效率指标排名稳居区域前列;多哥LCT通过推动码头产能和作业效率提升,持续提高核心客户服务满意度,上半年成功为全球最大24000TEU船舶在港作业,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印尼NPH平稳交接,管控体系逐步并轨,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5)国企改革方面,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深入开展“双百行动”,推动改革工作走深走实。选人用人方面,推行新型经营责任制提质扩面,推动干部年轻化,激发企业活力;公司治理方面,加强派出董事管理和评价,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在下属公司管理中的作用。创新机制方面,通过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2024年国资委考评中获得最高等级“标杆”,改革工作获主管部门认可。

    (6)ESG建设方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ESG评级领先。公司持续推进ESG理念融入日常运营管理,积极跟踪ESG管理新规,加强与优秀企业交流,不断完善ESG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实践。持续开展国际港航人才培养等具有港口特色的公益项目,推进海外项目落实“小而美”民生项目,以属地化和责任化塑造ESG品牌认同,传递美美与共的央企履责力量。2025年8月18日,公司获得WIND万得交通基础设施ESG“AAA”评级,居于行业第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