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24日诺 普 信(00221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深圳迈德建设、深圳百耀信息、欧密格光电、九富投资、红思客资产、盈勤集团、国旺鑫投资、广州里思基金、常州高新经贸、荣信泰、工银安盛、深圳泽源基金、深商控股、唐剑锋,任兆成、海港人寿、华商基金、中金财富、中财基金、远东宏信、涌容资产、深圳万川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蓝莓战略和品牌策略是怎样的?
答:公司扎根农业三十年,依托积累的农业技术服务力量,积极推动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战略,满足高端生鲜消费需求,立志创全球一流农业企业。蓝莓产业“种好”是根本,发挥云南独特产区优势以科研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优化种植技术,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提升作物产业的效率效能。“卖好”是关键,将最好吃的高品质蓝莓交付给消费者,增加 K占比,大力开拓东南亚市场围绕蓝莓小浆果,走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实现企业从化工、农业到消费的属性发展。
“爱莓庄”是蓝莓第一品牌,同步推进“迷迭蓝”等品牌,统一市场品牌形象,在满足一线城市同时将积极向二三线城市下沉,让品牌直接面向消费者,在货架上建立认知和信任,积累消费者口碑。
问: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如何,能否做简要分析?
答:鲜食蓝莓近几年蓬勃发展,快速投入市场,消费者大受其益。中国云南属于独一无二的产区,可实现冬春季节上市,填补了该周期国内时令水果上市的淡季,也部分替代进口水果;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的水果需求增长,品牌蓝莓市场增长潜力显著。云南基质蓝莓具有高壁垒门槛属性,包括云南独特气候、种苗、成本投入、土地稀缺性、技术系统复杂性等要素,多维度保障蓝莓在市场上的优势。
进口蓝莓主要来自于南半球的智利和秘鲁,大致在下半年;另外国产地栽蓝莓一般也在五六月上市,三者共同构成了全年蓝莓供应格局。
问:公司果汁深加工业务如何布局规划?当前经营状况?
答:鲜果研发、生产、销售和深加工是公司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战略布局,现阶段公司主要以前三步为主。目前广东云浮的工厂是深加工业务的承接点,以 NFC为主,配以 HPP果汁生产。
问:公司农药业务的发展战略是怎样的?
答:公司农药业务板块相对稳定,主要通过内生增长及行业去产能化,保持中长期增长节奏。农药策略从过往的客户、区域经营转向以作物为导向,专业服务于单一作物,产品和服务一体化,营销服务团队转型为“作物专科医生”,打造遥遥领先单一作物技术服务平台,大品套餐-技术服务是近年来坚定不懈的经营策略。
问:公司蓝莓土地规模进程如何?
答:当前云南流转土地挑战很大,找地越来越难,蓝莓对海拔、昼夜温差、阳光等都有很高要求。公司特别重视土地质量标准,各个层级负责人都肩负拿地目标,尽可能在当前产区进一步深化拿地布局,提高基地集群管理效应。
问:当初是怎么选择蓝莓?如何看待公司蓝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护城河是什么?
答:基质蓝莓从季节性上填补了国产高端水果市场空白,满足市场上高品质消费需求,其壁垒包括云南独特的气候、种苗专利、资本投入门槛、土地稀缺性、技术复杂性等要素,能够有效避免与农户竞争。
蓝莓种植方面,公司依托三十年的农业技术服务能力的积累,有着一帮热爱农业,扎根农场的新农人,开拓基质蓝莓促早应用,抢占高价窗口期;通过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及数字化管理,博士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保障各项科学种植有效落地。
问:蓝莓种植的风险在哪里,能否做简要分析?应对?
答:与传统农业不同,蓝莓种植采用大棚基质种植、精准滴灌控制水肥的方式,基本控制其不受常规风雨温度等影响。如遇到极端地质灾难例如地震及极端长期阳光不足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影响生产。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团队管理,打造赋能“农场主”身份认同,持续推进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打造循序渐进的事业合伙体系,场长与农场深度绑定共同经营,谋得事业平台发展。
诺 普 信(002215)主营业务:研产销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制剂和植物营养等农业投入品、从事现代特色作物生鲜消费经营。
诺普信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1.01亿元,同比上升15.01%;归母净利润6.27亿元,同比上升37.99%;扣非净利润6.14亿元,同比上升38.05%;负债率60.87%,投资收益311.25万元,财务费用2311.28万元,毛利率47.1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3.39。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9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38.28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