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1日中控技术(68877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接受机构调研,麦格理证券、安联投资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据悉,公司近期成功中标陕煤榆林化学 31亿订单,如何理解该项目对公司的意义?
答:近日,公司成功中标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的全厂集散控制系统(DCS)与安全仪表系统(SIS)框架采购协议,中标金额高达 1.31亿元。本次强强联合是双方在煤化工智能化领域的再一次突破性探索,标志着工业 I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国家级能源示范项目的融合迈向全新高度。
在本项目中,公司将依托自主研发的“1+2+N”工业 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构建覆盖煤炭热解、化工合成、能源收全产业链的“感知-评估-决策-执行”智能闭环。通过深度融合集散控制、安全仪表控制与高级报警管理、智能高级过程控制等前沿技术,实现从项目设计到运维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助力陕煤榆林化学打造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自决策”能力的卓越级智能工厂。这种全流程、全周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不仅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更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成果。
站在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交汇点,公司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持续赋能传统能源变革,彰显了工业 I技术在能源革命浪潮中的巨大成长空间。未来,公司将持续以工业 I为核心驱动力,为破解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难题、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基石贡献力量,助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奔赴智能化、绿色化的全新未来。
问:公司已于 6月 12日推出了 PLC新品 M4Pro,如何理解这一产品的优势与应用价值?
答:6 月 12 日,公司在 PLC 新品发布会上重磅发布了新一代高端装备控制系统——M4Pro。M4Pro产品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性能的优势特征,深度适配冶金、造纸、建材、白酒等行业场景应用,聚焦冶金装备、高端包装机械、建材高速产线、白酒智能装备等专业领域,精准响应烟机、风机、轧机等高端装备的复杂控制需求,以更高性能、更强稳定性和更智能的控制能力,成为推动高端装备智能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公司凭借覆盖研发、生产、可靠性工程的全链路质量保障体系,融合 DCS、SIS、PLC 领域多年的研发经验沉淀,结合工业I 的创新应用,实现 IT 与 OT 的深度融合,积极响应行业客户的迫切需求与国家自主可控的政策导向,为 PLC的智能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也将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 PLC 产品及行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为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问:今年以来,公司推出的流程工业 AI 时序大模型 TPT 落地应用情况如何?
答:自去年 6月推出以来,公司流程工业首款 I时序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已经在氯碱、热电、石化、乙烯等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应用,帮助客户进行瓶颈分析、操作优化,甚至指导工厂的重新设计。
近日,公司凭借 TPT的核心技术优势,成功入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乙烯裂解装置生产运行优化场景”,标志着 TPT在大型央企集团核心生产装置上进入全面深化应用阶段,为中国石化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与竞争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在该项目中,公司将依托时间序列大模型 TPT的技术优势和工业 I人才储备,结合中国石化乙烯裂解生产经验和数据积累,全面开展技术突破创新,打造适用于我国乙烯裂解装置特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I模型,实现工业 I模型驱动的生产运行自主优化。
未来,公司将以此项目为契机,携手更多央企集团等合作伙伴推动“人工智能+”战略行动,保障国家基础能源安全的自主可控。加速推动“I+安全”“I+质量”“I+低碳”“I+效益”全面落地,不断扩大公司工业 I领先技术优势,打造世界领先的工业 I应用示范,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与全球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创新力量。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中控技术(688777)主营业务:面向工业3.0+工业4.0全力构建“1+2+N”智能工厂新架构,构建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4大数据基座包括设备基座(PRIDE)、运行基座(OMC)、质量基座(Q-Lab)和模拟基座(APEX),基于工业多源数据进行融合训练,建立流程工业高泛化、高可靠的智能引擎,构建AI+数据核心竞争力,将数据价值最大化,定义和重塑流程工业新形态,深入构建5S线下门店+S2B线上平台的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5S线下门店为客户提供贴近用户的工业领域端到端、门对门专业服务。
中控技术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07亿元,同比下降7.55%;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7.42%;扣非净利润7720.85万元,同比下降34.88%;负债率41.64%,投资收益3227.66万元,财务费用-1015.96万元,毛利率30.3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7家,增持评级5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2.8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7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131.54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