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22日收盘,陕西能源(001286)报收于9.02元,下跌1.31%,换手率1.03%,成交量10.78万手,成交额9764.48万元。
5月22日,陕西能源的资金流向如下:- 主力资金净流出287.86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505.24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217.38万元。
2025年陕西省火电执行标杆电价354.5元/兆瓦时,上下浮动±20%,全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西电东送价格根据两省协议具体签订。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其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挤压了煤电的市场空间。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尤其是光伏和风电,使得煤电的经济优势减弱。公司正通过技术升级、功能调整和多元化布局,实现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
电厂检修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与新能源并无直接关系。
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方面相互独立,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及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
融资规划通常是在项目规划和战略布局的前提下,选用何种融资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请持续关注公司的未来披露公告。
2024年度,财务费用同比降低-10.76%,财务费用本期减少的主要原因系融资成本降低。公司后期将会采用各类措施,不断降本增效。
2024年,公司下属的清水川能源电厂三期(2×1000MW)项目、陕投延安热电一期(2×25MW)项目、园子沟矿井东翼(200万吨/年)陆续投产,导致本年一季度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上涨。
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结合国企战略定位和治理层及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不存在人为的影响公司整体的发展布局。
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论证股权激励开展的可行性,具体是否能够实施受公司经营情况及国资审批的结果等因素的影响,后期如有进展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目前陕西省正在实行现货交易长周期运行,相关中长期交易数据涉及交易信息保密,无法进行对外披露;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参加现货长周期试运行工作,通过陕西省内各类市场化交易及现货报价策略来提升综合电价。
公司煤、电产能总量匹配,但煤、电地区结构上尚有差异,公司根据煤、电市场情况,运输成本,动态匹配调整煤炭自用量和外销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丈八煤矿正在积极推进前期手续的办理,并未存在停滞情况。
一季度煤炭产量下降主要为冯家塔的洗选率降低的影响。
公司目前陕西省内常规火电机组全部上网电量归陕西省内消纳,根据省内消纳情况,临时参加跨省区外送交易;外送机组送电根据年度中长期协议进行,送电价格按照配套机组协议价格执行。
公司主业为火力发电,并未大规模开展新能源项目。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本性投入较大,公司统筹资金计划,平衡资本支出、分红、经营等现金需求,目前,银行授信充足,负债率低,有足够空间应对未来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公司项目投资坚持项目融资与项目现金流匹配,存量项目收益稳定,经营现金流充裕,能够支撑公司快速发展资金需求。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各类新型融资工具,不断优化投融资业务。
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和债务融资,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53.13%。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本性投入较大,公司统筹资金计划,平衡资本支出、分红、经营等现金需求,目前,银行授信充足,负债率低,有足够空间应对未来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公司项目投资坚持项目融资与项目现金流匹配,存量项目收益稳定,经营现金流充裕,能够支撑公司快速发展资金需求。
公司煤炭、电力资源协同度高,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725万千瓦(含在建及筹建项目),煤炭核定产能3000万吨/年(已投产2400万吨/年),另有两个筹建煤炭项目(丈八矿井、钱阳山矿井),煤炭和电力规模梯次增长,总体呈动态平衡。电厂与煤矿有效协同,有利于对冲煤价波动风险,稳定公司经营,也支撑公司跨区域发展电力业务。公司煤电一体化及坑口电站装机占比达61.57%,成本优势突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高。
2024年公司发电厂利用小时数4943小时,含税平均上网电价0.35元/千瓦时。
公司每季度发电量详情请见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运营数据公告。
陕投集团承诺达到动工条件时,将注入上市公司,目前小壕兔煤矿正在积极推进前期的手续办理,如达到相关披露条件,公司将积极履行披露程序。
凉水井及麟北煤业经营业绩详见公司年度报告;麟北煤业煤炭销售客户分散;煤炭销量并未下降,公司电厂消纳燃煤还需考虑运输费用的影响,综合选定适宜煤源。
煤炭业务库存量下降主要系报告期末加大销售力度,库存量减少。
有关公司股价波动的情况,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股票价格在二级市场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股价能够在资本市场有良好表现,是全体股东和公司的共同愿望。公司目前经营正常,基本面良好,公司股东陕投集团及榆能汇森已履行增持行为提升市值。未来公司将把握行业发展机会,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夯实发展基础,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热力应收账款账期在合理期间,供热期结束后已结清。目前无应收账款保理或资产证券化盘活资金的计划。
公司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利用内外平台定期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目前智能矿山和智慧电厂均取得明显的工作进展。
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下降主要系供需结构和新能源冲击的影响;2025年一季度利润下降主要系本期发电量、煤炭产量同比减少,煤价同比下降,整体毛利率下降使利润减少。公司将按年度工作计划和市场政策变动情况,适时采取提高营业收入、降本增效的管控措施以改善业绩表现,对二季度业绩的最终影响请关注后期披露公告。
股东陕投集团、榆能汇森已经履行增持行为。助推公司股价的稳定、提升市值是公司及广大股民的共同心愿,未来公司将依法合规履行相关责任,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虽然“双碳”目标下未来火电、煤炭消费将面临增量趋缓、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调整。但是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区域结构将得以优化,公司主要资产在资源禀赋的西部地区,存在资源和区位优势。同时,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巨大容量的调峰电源。面对日益增加的调峰需求,作为灵活可调节型电源主力的火电,其调峰能力成为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未来公司将把握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有效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
根据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赵石畔煤矿将于本年底前完工,具体信息请关注后续披露公告。
公司目前尚未开展海外业务。
2025年一季度利润下降主要系本期发电量、煤炭产量同比减少,煤价同比下降,整体毛利率下降使利润减少。公司将按年度工作计划和市场政策变动情况,适时采取提高营业收入、降本增效的管控措施以改善业绩表现,对全年业绩的最终影响请关注后期披露公告。
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储能项目,如具备披露条件,公司将及时履行披露程序;公司披露的综合电价是包括容量电价和辅助服务等收入的;2025年度是否可以达到2024年度的利用小时数,请关注后期披露公告。
公司原煤平均热值4500大卡,每个煤矿所产原煤热值不同,麟北煤业煤种热值为4600-4700大卡。
公司不存在人为操纵财务数据的情况,真实反映公司经营数据是每个上市公司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根据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大会通过有关派现提案的,公司将在股东大会结束后2个月内实施具体方案。具体时间请关注公司相关披露公告。
公司经营业绩波动主要受到电力价格和煤炭价格波动影响,且对电力价格波动的敏感度要高于煤炭价格。电力业务的主要成本为燃煤成本,虽然公司内部煤矿的部分煤炭自用,但报告期内清水川能源电厂三期两台机组投入使用后,自用煤不足增加外购煤炭消耗量,导致电力业务营业成本增长幅度高于电力业务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幅。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5,636.18万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电力业务方面实现电力业务营业收入1,766,747.76万元,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4,308.85万元,热力供应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207.15万元。
营业收入方面,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31.56亿元,较上年194.53亿元增长19.04%,主要因素是电量同比增加,具体情况为:电力业务收入176.67亿元增加19.62%,主要是装机容量增加,清水川能源电厂三期两台机组2024年投入使用,发电量增长带动电力业务收入增长。煤炭业务收入48.43亿元增加18.55%,主要是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优化煤炭销售策略,煤炭外销量增加带动煤炭业务收入增长。营业成本方面,本期实现营业成本150.6亿元,较上年116.63亿元增长29.12%,主要因素是随着发电量增长、电力业务成本同步增长,具体情况为报告期内清水川能源电厂三期两台机组投入使用,发电业务增加带动煤炭消耗增加。
管理费用方面,本期发生管理费用10.99亿元,较同期下降2.32%,管理费用主要为薪酬和资产的折旧和摊销,主要系根据资产用途对折旧摊销项目进行调整。销售费用方面,本期发生销售费用7,582万元,同比增加4.23%,主要因素系加强煤电营销,销售服务费及销售人员薪酬变动所致。财务费用方面,本期发生财务费用7.67亿元,同比下降10.76%,主要原因系融资成本降低。研发费用方面,本期发生研发费用2,306万元,同比增加139.51%,主要系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麟北煤业部分煤种属于较高热值煤种,不适宜作为动力煤,更适合对外销售。因此陕西能源综合调整内部煤炭供给和外部煤炭销售。
2024年,公司发电量530.4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74%;上网电量496.4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79%;原煤产量2356.28万吨,同比增加1.17%。
陕西容量电费目前按月进行机组出力考核,按月回收;辅助收入体现在财务报表营业收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