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6日中信金属(60106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上市两年以来,公司经营业绩得以稳健增长,公司战略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董事长可否详细介绍下?
答:公司所处的大宗商品贸易和矿业投资行业具有周期性特点,既面临价格波动的挑战,又需要应对市场中的多重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公司不仅在过去二十年实现了持续稳健增长,更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探索出了“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这是公司发展至今的核心驱动力。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一方面,公司通过在贸易领域的多年深耕,深刻理解行业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掌握行业动态和上下游优质资产的信息,有助于投资机会的获取和把握,也有助于矿业投资项目销售渠道的拓展和现金流的保障。比如,公司多年来持续开展铌产品业务,基于深扎行业的明显优势,对投资机会进行了敏锐捕捉,成功投资了上下游合作伙伴巴西矿冶公司和西部超导,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稳固贸易上游的矿产品供给,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获取能力,扩大竞争优势,通过参股投资取得包销协议的方式稳固公司上游矿产品的供应。公司的贸易业务与投资业务目前已形成了良好的促进和协同作用。比如,在铜业务方面,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努力拓展上游渠道;在此基础上,公司同时拥有秘鲁邦巴斯铜矿所产铜精矿的 26.25%产量以及 KK项目一期、二期 50%产量、三期 40%阳极铜产量的分销权,可以很好地夯实贸易资源保有量,更加助力公司铜贸易业务业内领先地位的稳固。因此,未来公司仍会坚持“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同时,也将着重在科技创新方面发力。中信金属始终坚持通过“技术带动销售”的方式推动铌在中国钢铁工业及新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公司顺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趋势,也积极推动在纳米晶、有色金属等非钢领域新材料的研究。公司目前成立了科创中心,也将会在今年成立先进材料研究院,将持续在科技创新上投入更多力量,锻造公司战略的“第三极”。
问:公司 2024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2025年一季度同样实现了双增长的目标,请问公司领导,您觉得最为突出的亮点是什么?
答:在贸易方面,公司多年来一直秉持在核心业务方面持续发力,尤其在有色金属产品方面。铌业务方面,公司除了继续深耕钢铁行业,保持公司行业优势地位之外,同时积极用科技去探索铌在新领域的应用。铜业务方面,公司长期秉持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战略,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随着公司主要投资的秘鲁邦巴斯铜矿和艾芬豪矿业的资源供应,公司在主要的资源聚集地,包括非洲、南美,将会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物流建设,助力业务的稳步发展。公司发展的“第三极”是科技,除了铌在科技上的应用外,公司将积极地进行尝试对其他业务的赋能。2024年及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铜、铌等贸易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不管是秘鲁邦巴斯铜矿,还是艾芬豪矿业,都有一些新的进展,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投资的收益。未来,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方面还会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的拓展。公司将强化网络节点的全球布局,扩大采购、销售渠道,加强对世界优质矿产资源的扫描,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问:《独董新规》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独董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请问独董孙广亮,您是如何履职的?
答:本人作为独立董事,在 2024年度的任职期间,公司共召开13次董事会,7次股东大会,4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多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在会议召开前,本人获取并详细审阅了公司提前准备的会议资料,会议上认真审议每个议题,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合理建议与意见。作为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2024年,主持召开了各次提名委员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确保董事及高管提名程序合规有效,严格审查候选人的资格和能力,确保其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和治理要求,对候选人表示认可。作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本人始终秉持勤勉尽责的态度,保持独立性,严格审查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公司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程序合规有效。2024年,审计委员会共召开 11次会议,审议议题 30个。作为审计委员会委员,本人均亲自出席并认真履行了审计委员会委员的相应职责。特别是对公司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套期会计政策运用、衍生品管理、内部制度建设、定期报告编制等重点发表专业意见,推动公司治理高质高效。
问:公司海外有很多优质的资产,想问一下公司,这几个项目的具体规划是什么?公司在这些项目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进行了哪些赋能?
答:中信金属在境外的投资项目有三个,目前主要涉及铌、铜、锌、铂族金属等几大类品种,其中铜矿资源主要为参股的秘鲁邦巴斯铜矿和艾芬豪矿业旗下位于刚果(金)的 Kamoa-Kakula铜矿两个铜矿项目。中信金属于 2018年与 2019年向艾芬豪矿业公司进行两次股权投资,共投资约 9.15亿美元,后续因我方减持以及艾芬豪自身总股本变化等原因,目前公司持有艾芬豪 22.34%股份,仍为艾芬豪单一最大股东。艾芬豪旗下的 KK铜矿是全球成长最快和品位最高的超大型铜矿。该矿山位于刚果(金)东南部,矿权面积 395平方公里,现查明其铜资源量为 4,272万吨。项目自 2017年开始建设,2021年 7月一期选厂投产,2023年一季度二期选厂投产,2024年 5月三期选厂投产,2024年度铜产量达 43.7万吨。KK铜矿自 2021年投产以来,已累计产铜突破 100万吨,满负荷生产后年产量有望超 60万吨,成为全球第三大铜矿。KK铜矿在疫情期间成功完成多个项目建设,在业内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除此前述矿山外,艾芬豪还拥有 2400多平方公里的西部前沿探矿权项目,该项目位于 KK铜矿项目西侧,目前仍在勘探阶段,尚未开展可行性研究。总资源矿石量 2.67亿吨,铜平均品位 1.86%,铜金属量 495.9万吨。目前勘探仍在持续进行中,预计资源量仍将持续扩大。秘鲁邦巴斯铜矿项目,位于秘鲁南部,是全球前十大铜矿。2014年中信金属与五矿资源以及国新国际投资按照 15.0%:62.5%:22.5%出资比例在香港组建合资公司,并由该合资公司从嘉能可手中收购了该项目。该项目于 2016年投产,由大股东五矿资源负责运营,中信金属拥有该矿山铜精矿 26.25%的包销权。该项目是世界级的优质铜矿资产,目前已查明铜金属资源量约为 940万吨,伴生大量的钼、银、金矿,有着进一步找矿增储的良好潜力。2024年,秘鲁邦巴斯铜矿项目铜产量达 32.3万吨;第二采场 Chalcobamba实现投产并稳定运营,四季度铜入选品位提升至 0.92%;Ferrobamba深部矿体新增资源量铜金属 250万吨、钼金属 13万吨,极大增强了长期经营潜力,为下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问:今年以来,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大批上市公司着手通过现金分红加强市值管理。公司未来有没有提高分红比率的打算?以及进行多次分红的打算?
答:分红一直是投资者非常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尽管公司上市时间不长,但公司始终注重对投资者的回报。公司在上市之前,也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兼顾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回报。近三年,公司的分红率及分红金额都在逐步提升。公司 2022和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均为 7.35亿元(含税),即每 10股派发 1.5元,分红比例约为 33%和 35%;2024年计划现金分红 8.232亿元(含税),即每 10股派发 1.68元,分红比例提升至 36.78%。未来,公司将认真研究落实新“国九条”相关政策要求,树牢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打造好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回报机制,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问:关注到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收入比例与同行业相比很低,能否请公司介绍一下是如何进行费用管控的吗?
答: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公司日常统称“业管费”,一直以来都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公司业管费占收入的比例在行业内算是比较低的,这几年一直控制比较好,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管控这个比例的措施方面,公司主要从“控费用”和“增收入”两个角度出发,聚焦薄弱环节,加强精益管理,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在费用管控方面,公司一直坚持费用与效益匹配原则,对各类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也就是说对每笔费用都要评估该不该花、有没有乱花、花得值不值。公司建立了一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控体系,事前制定好预算目标,事中强化预算动态管控,事后做好业管费产出效能评估。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跨地区跨平台的集中统一管理架构,在大大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节省了不少管理成本。在收入增长方面,首先,在贸易布局上,公司构建了品种多元、结构均衡,具有较强的对冲周期能力和增长潜力的贸易发展格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积极主动调整品种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不断加强市场研判能力和抢抓市场机遇的能力,为客户提供“贸易+”等多种增值服务,保持良好的客户粘性。同时,积极构建全球化的供应链服务网络,大力发展金属矿产类大宗商品贸易,依托上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上游投资对大宗商品贸易的促进作用。
问:我们关注到公司近期发布了最新的 ESG报告,上市后公司 ESG评级也逐步提升,想请董秘秦超先生详细介绍下公司在 ESG方面的成果。
答:虽然上市刚满两年,但公司始终重视 ESG工作,以“绿色贸易+可持续投资”为 ESG战略发展目标,持续优化治理架构,将ESG理念贯穿企业战略、管理、风控等一体化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公司聚焦大宗商品贸易、矿业投资两大主业,贸易业务扎实推进产品及服务质量管理,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贸易+”等多种差异化增值服务,实现互利共赢;投资业务围绕铜、铌等绿色金属和国家战略资源,积极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质、绿色的矿山项目,助力保障国家稀缺金属矿产的供给。二是将低碳经济与公司业务结合,比如通过加大铌技术推广,助力下游行业用钢减量化,进而减少 CO2排放;积极拓展铌在能源储存和转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助力诸如新能源汽车等能源工业的革新;此外公司也通过拓展再生金属新品种、发展绿色船运和可持续物流,支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等系列举措,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公司业务及运营中。三是公司坚持共创共建,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秉承以人为本,为员工提供权益及福利保障;致力于公益事业,持续强化消费帮扶工作,比如刚刚过去的 2024年度,公司在重庆黔江设立“中信金属心理健康公益帮扶巡回工作站”,同时在乡村振兴方面投入较上一年增长 22%。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入研究,当好 ESG价值的践行者和创造者,持续提升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以实际行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问:近期公司在科创方面动作频繁,我们看到去年与巴西矿冶公司、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同成立了“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今年一季度又宣布即将成立先进材料研究院,请问公司在科创方面有哪些研究和布局?
答:技术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公司成立之初,就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将科技创新刻入公司发展“基因”,可以看到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很好的基础,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铌产品的技术推广和应用。三十年来公司通过“技术带动销售”的方式推动铌在中国钢铁工业及新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组织行业资源,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以“产-学-研-用”的技术开发合作模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推广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铌产品在国内的销售。经过中信金属多年持续的技术推广,中国含铌钢年产量从 1990年的不足几万吨,发展到目前的 1亿吨以上,项目成果转化率达 75%,有力支撑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升级换代和绿色发展,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公司顺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汽车用高强钢等研究成果转化,深入探究新能源汽车用先进电池和纳米晶磁性材料研发。同时,公司也在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设。前两年公司成立了科创中心,2025年也将成立先进材料研究院。在对外合作方面,公司也于去年和巴西矿冶公司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设立了“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将开展铌在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培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未来,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业务的发展,持续强化业务布局和科技创新,积极践行新质生产力的理念,推动公司进一步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谢谢!
问:请问公司未来在上游资源端的投资计划是什么?
答:尊敬的投资者,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积极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聚焦国家稀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质资产。未来,将积极寻找新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机会,增加上游布局。谢谢!
中信金属(601061)主营业务:金属及矿产品贸易。
中信金属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82.49亿元,同比上升5.28%;归母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上升268.89%;扣非净利润5.87亿元,同比上升82.58%;负债率55.62%,投资收益2.88亿元,财务费用1.21亿元,毛利率2.0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544.37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5.18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