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7日蓝盾光电(30086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55%,公司后续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来改善盈利状况?
答:您好!为应对业务发展瓶颈,公司稳步进行如下事项继续围绕“双碳战略”“数字交通”“智慧气象”带来的新的业务增长点,执行“三年产品研发规划”,推动大气光化组分、碳排放及温室气体、先进激光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领域)、智慧信控、恶劣天气管控、低效慢小高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围绕交通领域,持续收缩毛利率较低、款周期较长的交通领域系统集成项目,关注并积极推动应收账款收;持续关注公司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谢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
答:您好!2025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01,516,555.3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9,148.15元,较2024年1-3月均有所下降,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下降及投资星思半导体按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亏损所致,具体数据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对外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谢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在环境监测业务领域的产品种类丰富,但2024年整体业绩却不理想,环境监测业务是否也受到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答:您好!受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2024年度环境监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70%。谢谢您的关注!
问:智慧交通业务是公司的重点业务之一,2024年在该业务领域是否有新的项目落地或业务拓展?
答:您好!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及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在交通管理领域拓展推出信控调优服务业务,配合智慧信控平台、全息路口技术,为客户提供城市交通区域信控调优服务。针对高速交通、城区高架道路的恶劣天气管控,公司推出低成本能见度检测产品和预测预警系统,建立“感气象、示路况、降车速、控车距、警汇车”五位一体管控方案,产品已完成研发,并在多个城市形成示范应用。谢谢您的关注!
问:气象观测业务的市场前景如何?
答:您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取得长足进步,布局适当、运行可靠的全球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气象预报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随着地面气象、强对流天气、气象生态、城市综合气象观测网以及综合装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的建设,新的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气象大数据在多领域应用市场的持续增长,构建“气象+”服务格局也将为气象观测行业带来更多新增需求和广阔发展空间。谢谢您的关注!
问: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哪些?
答:您好!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全国环境监测、公安、交通、气象等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单位等。谢谢您的关注!
问:请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是怎样的?是否有新的业务领域拓展计划,或者在现有业务基础上的深度挖掘计划?
答:您好!面向“十四五”和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将抓住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碳排放及温室气体监测、交通“数据大脑”建设、气象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国产仪器出海等新市场机遇,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转化效率,持续巩固环境监测、智慧交通、气象观测业务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发展成为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谢谢您的关注!
问: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答:您好!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深入发展,将对高端分析仪器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从全球市场看,美国和欧洲占据了全球分析仪器过半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分析仪器市场占比虽相对较小,但增速相对较快。国产分析仪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特别是在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将带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新兴市场需求爆发,低空经济、气候投融资、城市生命线工程(如地下管网监测)催生新增量市场;与此同时,国产设备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渗透。环境、气象、交通监测行业呈现“政策驱动技术升级、国产替代加速、数智化深度融合”三大趋势;行业将进入“存量升级+增量创新”双轮驱动阶段,具备核心技术、全链条服务能力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谢谢您的关注!
蓝盾光电(300862)主营业务:高端分析测量仪器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及数据分析服务等。
蓝盾光电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2亿元,同比下降13.72%;归母净利润-232.91万元,同比下降125.64%;扣非净利润-579.04万元,同比下降205.79%;负债率20.24%,投资收益-167.95万元,财务费用-231.22万元,毛利率25.86%。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2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