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斯迪克(300806)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6.91亿元,同比上升36.68%,归母净利润5488.21万元,同比下降2.1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6.84亿元,同比上升48.29%,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111.13万元,同比上升103.93%。本报告期斯迪克应收账款上升,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47.14%。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4年净利润为盈利9000万元左右。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24.6%,同比减9.74%,净利率1.97%,同比减30.7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3.58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3.3%,同比减11.54%,每股净资产4.89元,同比增1.9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元,同比减36.94%,每股收益0.12元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为46.6%,原因:部分重大建设项目陆续完工转入固定资产,项目由建设期转为运营期,部分借款费用从资本化转为费用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36.94%,原因:本年销售规模上升,应收账款和存货对流动资金的占用显著增加。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55.97%,原因:本年公司重大项目建设高峰期已过进入收尾阶段。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73.94%,原因:本年公司重大项目建设高峰期已过进入收尾阶段,融资需求减少。
- 货币资金变动幅度为-47.46%,原因:(1)本年通过债务融资产生现金净流入5,602万元,(2)本年在建的重大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3.00亿元,(3)本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8,980万元。
- 应收款项变动幅度为47.14%,原因:本年销售额同比增加36.68%。
- 投资性房地产变动幅度为43.6%,原因:部分房产改用于出租由固定资产重分类至投资性房地产。
- 在建工程变动幅度为-83.74%,原因:本年部分在建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为45.24%,原因:公司本年部分中长期流贷到期后改用成本更低的合作方式。
- 应付票据变动幅度为-50.06%,原因:公司本年开具的票据减少。
- 应付账款变动幅度为33.48%,原因:公司本年随着销售额增长,原材料采购额相应增加。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33.66%,原因:公司本年部分中长期流贷到期后改用成本更低的合作方式。
- 其他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36.64%,原因:已贴现未到期及已背书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在资产负债表上不予终止确认,本年以票据结算的货款增加。
- 长期应付款变动幅度为2404.06%,原因:本年新增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作为补充融资方式。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 业务评价:公司去年的ROIC为2.71%,历来资本回报率不强。去年的净利率为1.97%,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
- 偿债能力:公司有息负债相较于当前利润级别不算少,且依赖有息负债增长驱动业绩,建议研究有无负债过重风险。
- 融资分红:公司上市6年以来,累计融资总额8.29亿元,累计分红总额8673.26万元,分红融资比为0.1。
- 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营销及债权融资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9.36%、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3.65%)
- 建议关注公司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49.58%、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已达49.86%、流动比率仅为0.94)
- 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已达139.73%)
- 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应收账款/利润已达2217.38%)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1.5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34元。

持有斯迪克最多的基金为申万菱信新经济混合A,目前规模为13.42亿元,最新净值0.8763(4月21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61%,近一年上涨5.53%。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付娟。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斯迪克在折叠屏上的技术优势是什么?
答:随着屏幕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 OLED的柔性及可弯折特性,在手机边缘乃至中间部位进行弯折设计,实现多样化的外观设计创
新。斯迪克得益于折叠手机领域头部客户的支持与信任,成功实现了多层柔性光学材料的复合应用,打破了国际垄断。光学抗冲材料在内的多款材料,已成为全球独家量产方案。斯迪克通过精细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工艺,有效解决了折痕明显与易脱胶的行业难题,使材料能实现刚柔并济的特性,集抗冲击性能、优异光学性能、高强度、高弹性和易粘接性于一体,并成功实现量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