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科创板 - 科创板要闻 - 正文

微导纳米:5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Fountainbridge Advisor Limited、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4-05-30 16:32: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5月30日微导纳米(68814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5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Fountainbridge Advisor Limited、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证信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宁波锦润博纳投资、北京泰德圣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鼎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圆信永丰基金、上海慧琛私募基金、盛钧私募基金管理(湖北)有限公司、东方红资产管理、上海重阳投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财基金、杭银理财、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亚洲)有限公司、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耕霁(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广发证券、广深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广州睿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Wealth Management Co. Ltd.、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国际研究有限公司、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达世瑞(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立格资本、民生加银、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明世伙伴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才誉资产管理企业(有限合伙)、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光紫金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群益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百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报业集团财联社、上海翀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江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观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泾溪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上海麦臻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璞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钦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秋阳予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泉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羿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文博启胜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英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固禾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老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奕金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盈游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鑫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风(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橡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兴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远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裕资本有限公司、张家港高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昭华(三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目前的业绩和订单情况如何?2024年业绩展望如何?

答: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67,972.13万元,同比增长145.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7,039.19万元,同比增加399.33%。

2023年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约64.69亿元,是去年同期新增订单的2.96倍。截止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81.91亿元(含Demo订单),其中光伏在手订单70.26亿元,半导体在手订单11.15亿元,产业化中心新兴应用领域在手订单0.50亿元。

公司订单较为充沛,为经营业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半导体领域内,公司将紧跟下游客户的扩产节奏以及对新产品、新工艺的动态需求,持续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预计随着公司战略布局的逐步落地,2024年公司产品的工艺覆盖面、客户数量和订单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光伏领域,公司将继续提高生产和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订单转化,稳步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


问:在半导体领域内公司产品的覆盖情况以及订单结构如何?

答:目前,公司进入产业化验证阶段的LD和CVD工艺种类不断增加,已开发工艺包括了HKMG技术、柱状电容器、金属化薄膜沉积技术及高深宽比3D DRM、TSV技术等,并还在持续开发客户需求的IGZO、Nb2O5等新工艺。客户类型涵盖了逻辑、存储、化合物半导体、硅基OLED等,其中超过75%的增量订单来自存储领域(新型存储、3D NND和DRM),行业重要客户需求表现强劲,形成批量的重复订单合计已超过5亿元。


问:与传统的存储技术相比,新型存储技术在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作用,公司在该领域内的进展如何?

答:目前新型存储技术因具有不同于NND/DRM的存算一体结构,具有非易失性、快速数据访问、较好数据保持和低功耗等特点,在提升算力方面具有更高潜力。薄膜沉积技术是推动新型存储技术产业化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公司是行业内率先为新型存储提供薄膜沉积技术支持的设备厂商之一,公司镀膜设备已进入行业重要客户端,处于量产验证阶段。


问:近期多家知名厂商已推出了搭载硅基OLED的显示设备,薄膜沉积在硅基OLED的制造过程起到什么作用,公司在该领域内的进展如何?

答:新型显示硅基OLED具有尺寸小、便携性等特点,主要用于近眼显示系统和投影显示,目前增强现实(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设备供应商逐渐开始应用相关技术,市场前景广阔且发展迅速。LD工艺制备的高致密性阻水阻氧保护层薄膜能有效地对氧、水高度敏感的硅基OLED进行保护,解决其因水氧侵蚀导致的使用寿命缩减的问题和短板,是硅基OLED量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该领域内,公司已陆续获得了如京东方、合肥视涯、浙江宏禧等新型显示硅基OLED厂商知名客户的订单,并顺利出货,部分产品实现产业验证。


问:目前光伏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公司下游的主要客户群体和预收款状况如何?

答:2023年度公司新增光伏订单是去年同期新增订单的2.92倍,其中约80%的增量来自于行业前十大电池片厂商及上市公司客户,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光伏在手订单70.26亿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预收合同款(合同负债)和存货中已发出商品金额分别为23.23亿元和25.97亿元,与订单规模相匹配,现金流状况良好。


问: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和资金储备情况如何?

答:随着公司销售收入整体增加,公司应收账款金额有所增加。目前60%以上应收账款的账龄在1年以内,且公司光伏客户主要为行业前十大电池片厂商及上市公司客户,履约能力较强。未来,公司会加大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加强销售款,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资金储备方面,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大额存单余额合计约22.25亿元,流动性状况良好。


问:光伏方面,在比较前沿的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领域内,公司目前进展如何?

答:目前,公司应用于XBC电池的专用设备于2023年度顺利获得客户验收,且在爱旭、隆基已投产和拟投产的XBC电池生产线中,公司LD产品占比保持领先。

在钙钛矿电池领域,公司首台应用于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管式LD量产设备已取得客户验收,应用于钙钛矿电池的板式LD设备获得行业头部客户百兆瓦级量产设备订单。公司储备的钙钛矿等新一代电池技术还在持续开发中,目前占比较小,未来将紧跟下游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持续推进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问:公司在新兴产业目前取得的进展如何,有什么具有代表性的培育产业吗?

答:目前,公司已在新兴领域取得突破并逐步显现成果,在光学、柔性电子、车规级芯片等几个极具市场潜力的薄膜沉积技术应用前沿领域开始获得客户订单。例如消费电子光学摄像头、车载摄像头、安防仪器、超透镜、R\VR等精密光学镜片行业已开始使用LD替代传统镀膜技术。LD镀膜工艺通过精确控制方式实现纳米级的超薄薄膜沉积和良好的保形性特性,能够很好地解决光学镜片异形、大曲面镀膜均匀性问题。用来制备高性能的超低减反膜,有助于减少镜头炫光和鬼影等伪影,从而提高成像质量。虽目前订单量较小,但受益于技术提升和光学镜片等精密光学器件市场需求的增加,该领域尖端的薄膜沉积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问:公司2024年一季度收入是否反映全年收入水平?

答:由于客户采购存在非均匀、非连续等特征,导致公司各季度间的订单签订金额存在较大波动。受产品开发和生产周期、下游市场环境、客户经营状况等因素影响,公司各订单从合同签订、发货到最终验收的周期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得公司各季度的营业收入波动较大。根据公司业务特点,通常单一季度业绩并不能反映全年的经营业绩。


微导纳米(688147)主营业务:从事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向下游客户提供先进薄膜沉积设备、配套产品及服务。

微导纳米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1亿元,同比上升125.27%;归母净利润357.34万元,同比上升428.12%;扣非净利润-1912.56万元,同比下降648.26%;负债率72.32%,投资收益792.15万元,财务费用-156.1万元,毛利率42.9%。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9.8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图片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308.7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22.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微导纳米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