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简析 - 正文

心脉医疗(688016)2023年一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

来源:证星财报简析 2023-04-28 07:07: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心脉医疗(688016)发布2023年一季报。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心脉医疗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86亿元,同比上升10.75%,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上升1.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86亿元,同比上升10.75%,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上升1.1%。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75.73%,同比减2.68%,净利率43.26%,同比减8.6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3683.38万元,三费占营收比12.9%,同比增18.78%,每股净资产25.67元,同比增13.9%,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66元,同比减17.85%,每股收益1.73元,同比增0.58%。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图片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从公司最新一期2022年的财务报表来看,在盈利能力方面,主营业务在产业链地位高,有较高溢价能力,营销竞争压力不大。

进一步分析公司近十年以来的历史财务报表,长期来看盈利能力优秀。业务体量和利润近5年来有过高速增长。其最新盈利预测显示,利润增速会有所增长。

分析公司财报数据显示:需特别注意存货数据。

靠谱分析师观点:公司未来业绩高速增长,成长性较高。

公司商业模式常年稳定,推荐使用绝对估值来预估公司现值,根据准确率较高的分析师(中金公司的俞波预测准确率为99.52%)的业绩预测数据和我们的估值模型建模,公司合理估值应是189.59元,分析师预测该公司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为59.44%,(建议仔细阅读该分析师观点与该公司近期财报,避免因业绩线性外推问题造成预期增速虚高)。

该公司被1位明星基金经理持有,该明星基金经理最近还加仓了,持有该公司的最受关注的基金经理是工银瑞信基金的谭冬寒,在2022年的证星公募基金经理顶投榜中排名前五十,其现任基金总规模为64.01亿元,已累计从业6年238天,综合其过往业绩分析,该基金经理基本面选股能力出众,擅长挖掘价值股和成长股。

重仓心脉医疗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图片

持有心脉医疗最多的基金为工银医药健康股票A,目前规模为20.56亿元,最新净值2.1176(4月27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4%,近一年上涨2.22%。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谭冬寒。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请公司综合解读2022全年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

答: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30.95%;归母扣除联营公司损失、股权激励的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12.99%;每股收益4.96元/股,同比增长12.98%。

从业务分类角度看,主动脉领域,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2022年1月获批上市;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欧洲获得CMD证书,允许在欧洲地区以定制方式销售;HerculesΦ32的球囊扩张导管获批;升级产品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egisII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成功完成上市前首例临床植入;多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成功完成单中心首例临床植入。

外周动脉领域,Reewarm PTX 0.035"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及 0.018"系列内衬 PTFE 药物球囊扩张导管两款产品获批上市。外周静脉领域,静脉支架及输送系统完成上市前临床入组;腔静脉滤器、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均完成上市前首例临床植入;Fishhawk机械血栓切除导管目前已获批进入国家创新“绿色通道”,成为公司第七款进入该绿色通道产品。TIPS覆膜支架系统成功完成首例上市前临床植入。

二、问结合近期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关于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联盟采购事项落地情况和结果,公司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集采的应对措施?

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省内81家三级公立医院共同参与。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的使用量,占公司产品在河南全省使用量的70%左右。在此次采购议价中,公司胸主直管型产品HTLP及Talos产品被选中且降幅温和。腹主类产品各厂家产品全部废标,根据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办公室发布的相关通知将在近期重新议价,公司会积极参与。

除三明联盟组织的药物球囊集采和天津对介入类产品进行信息采集外,未来是否存在其他的省际联盟集采或国家集采,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相关通知,公司会持续予以关注。

公司会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向市场加速推出更多产品。主动脉业务方面,开窗型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大动脉弹簧圈及覆膜支架系统系统预计2023年进入临床,外周介入及肿瘤介入类业务方面,膝下药物球囊、血栓保护装置、药物洗脱支架及显影栓塞微球等也预计将于2023年进入临床阶段。

公司亦会进一步加大创新性产品在国际业务市场的开拓力度,报告期内海外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74.90%。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德国实现首例植入,累计已进入9个国家。Hyperflex球囊扩张导管在日本实现首例植入。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加强与区域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推动海外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三、问2023年伴随政策面逐步放开,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手术量及销售情况如何?

随着外部环境逐步放开,1月份行业受到一定冲击,2月开始手术量陆续升,其后各产品线手术量均处于高位运行。随着医院手术的恢复,公司预期全年主动脉和外周的增速会有较好表现,尤其腹主Minos及外周药球在销售方面持续创新高,预计今年主动脉业务整体植入量增速在30%左右,外周药球植入量增速会在60%以上。

四、问去年海外增速很快,今年的趋势?今年新产品研发和注册方面的进展?

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增速接近75%,主要得益于Minos销售情况快速扩张该产品在国内和海外都很有竞争力。Castor在去年9月份获得CE Custom-made device,并于去年Q4开始陆续供货,从今年一季度来看增长很快,虽然是定制的方式,但公司在发货速度、手术执行都实现较高的完成度。在Mions继续高增长基础上,Castor及HTLP都将逐步实现海外创收,将有效提升海外毛利率水平。

海外新产品研发及注册方面,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预计今年将在欧洲及日本同时启动上市前临床;Minos和Talos也将陆续开展上市后临床以促进海外销售。亚太地区也是今年公司的市场拓展重点,多款产品陆续在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国获证销售,即将完成团队搭建。美国子公司已注册完毕并完成本地团队搭建,未来美国本地业务将逐步落地实施。

五、问2022年报显示,第四季度销售费用率较高, 2023年是否会延续?

2022年第四季度销售费用率较高主要在于较多医学会议集中在第四季度举办叠加四季度销售受外部环境影响未达预期指标。预计2023年各项费用率会与过去几年平均水平相当。

六、问再融资项目问询函复显示有28款产品在研,请介绍一下未来研发进展。

再融资项目问询函复中,公司披露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项目未来拟生产41款产品,其中已上市产品13款,部分拟投产的新产品尚未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合计28款产品。在这28款在研产品中,按产品类型区分,主要包括主动脉6款产品,外周动脉和静脉合计15款产品、肿瘤介入6款产品、术中支架1款产品;按研发阶段区分,R2阶段及之前阶段的有4款产品,R3-R4阶段有18款产品,R5阶段至获批上市阶段的有6款产品。

除上述在研产品外,公司也在进行其他产品的预研。

七、问是否会考虑新的股权激励?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管理层和员工的激励。2021年公司进行了上市后第一次长效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了蓝脉员工持股计划。2022年推动实施鸿脉员工持股计划,即将完成。未来我们会适时考虑新的股权激励方案。

八、问2022年主要产品增速情况?

主动脉领域,胸主产品Castor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本报告期同比增长30%以上;腹主产品Minos增幅较快,本期同比增长超过85%。

两款新产品Talos及Fontus目前在快速入院阶段,入院进度符合预期,根据以往经验,需要1-2年的入院时间才能达到快速起量的阶段。

外周血管领域,药球同比增长60%以上,增速略低于公司预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心脉医疗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