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中科环保(301175)发布2022年年报。根据财报显示,本报告期中中科环保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97亿元,同比上升5.34%,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上升22.47%。按单季度数据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4.78亿元,同比上升0.07%,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3759.16万元,同比上升53.44%。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28.94%,同比增3.33%,净利率15.67%,同比增19.7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76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1.04%,同比增0.66%,每股净资产2.18元,同比增46.3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元,同比增0.98%,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增6.25%。具体财务指标见下表: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从公司最新一期2022年的财务报表来看,在盈利能力方面,主营业务在产业链地位较高,有溢价权,营销竞争环境好。
进一步分析公司近十年以来的历史财务报表,长期来看盈利能力一般。业务体量近5年来有过高速增长。利润近5年来有过超高速增长,近年来开始高速增长。
该公司被14位明星基金经理持有,这些明星基金经理最近还加仓了,持有该公司的最受关注的基金经理是易方达基金的陈皓,在2022年的证星公募基金经理顶投榜中排名第三,其现任基金总规模为463.52亿元,已累计从业10年188天,综合其过往业绩分析,该基金经理基本面选股能力出众,擅长挖掘价值股和成长股。
重仓中科环保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持有中科环保最多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环境治理指数A,目前规模为2.99亿元,最新净值0.5302(3月31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51%,近一年下跌9.13%。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赖中立。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的项目规模情况,公司的竞争优势如何?
答:2022年至今,公司新取得藤县项目、常宁项目;防城港项目(二期)、晋城项目以及海城项目陆续投产。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规模为 14,750 吨/日,其中已投产规模为 8,550吨/日,在建及筹建规模为 6,200吨/日;餐厨项目已全部投产,总规模为 200 吨/日;污泥项目总规模为 200 吨/日,其中已投产规模为 150 吨/日,筹建规模 50 吨/日。同时,公司对于在手项目积极争取延长特许经营权,其中慈溪项目特许经营权已延长 7年。在项目品质方面,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属地区经济发展及财政状况均较好,人均 GDP 处全国范围平均及以上水平,且供电业务客户为地方电力公司,补贴电费在政策指导意见下亦具有明确款安排,相关应收账款收风险较低,有效保障项目收益率。公司投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产能利用率、发电产能利用率均稳定在较高水平,吨垃圾上网电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进而保障项目整体收益。在技术领域方面,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焚烧和污染控制等技术经验,在焚烧工艺技术及装备、高效热能利用和污染物减排、循环经济产业园协同处理城市废弃物工艺技术、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天然气净化与利用等方面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研发项目《自动燃烧控制系统的升级与优化》经专家验收评审,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前景。2、公司新投产项目是否都是纳入国补清单的?公司 2021 年前已投运的项目均在国补清单中,2021 年至今,新投产的项目为三台项目(一期)、晋城项目、防城港项目(二期)和海城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 8月印发的《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三台项目(一期)、晋城项目属于 2020 年底前开工且 2021 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的项目,即非竞争配置项目,适用电价 0.65元/度。防城港项目(二期)、海城项目系 2021 年之后机组建成并网的项目,属于竞争配置项目。目前上述项目均在履行纳入补贴清单的程序。 竞价模式的价格与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及市场容量整体情况有关,尽管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坡,但地方燃煤标杆电价的不同,导致国补部分所占比例存在差异,因此价格的影响具体要根据各项目的竞价情况确定,其所带来的的退坡影响初步判断可控。为应对电价补贴政策变动影响,公司一方面将结合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关于保底收益率及调价机制的约定,积极向主管部门争取调增垃圾处理服务费;另一方面,在项目所在地积极拓展供热市场,2022年度宁波项目进行热管网改造工程,与慈溪项目成功完成联网供热,添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3、公司是否对丹麦伟伦技术授权有重大依赖?公司引入授权技术系在彼时市场、技术尚未成熟的环境下,建立技术优势,拓展市场及延伸产业链的有效举措。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炉排炉技术亦逐步成熟,市场逐步实现充分竞争。鉴于公司已取得丹麦伟伦授权技术,且其亦具有相对优势,故公司出于遵守授权协议约定、提高运营效率、对技术熟悉、带动设备销售业务发展等考虑,积极将其应用于自有项目,但公司对该授权技术并不存在重大依赖。主要原因为(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业务对该技术授权不存在重大依赖。对于已运营及在建项目,因已就每个项目缴纳了授权许可费用,若授权到期或无法使用等情况,对该类项目不存在影响。对于筹建及后续新增项目,因目前市场上成熟技术较多、炉排炉设备销售为完全竞争市场,若不使用该技术而对外采购,则在采购难度、采购成本、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2)炉排炉销售业务依托丹麦伟伦授权技术,但该类业务收入占比较小。公司拥有完备的研发体系,公司结合战略发展目标积极进行自主研发,相关内部专业技术人员长期深耕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环保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积累大量技术经验;基于上述科技创新机制,公司取得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套技术装备、环保新材料和生物天然气净化与利用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其中生物天然气净化与利用技术在废弃物处理处置细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公司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技术升级做出积极贡献,慈溪项目曾多次为《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阻滞二恶英产生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和《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污染物阻断技术研究》等课题研发提供现场应用研究、工程实验支持和工程示范,所参与《废弃物焚烧与钢铁冶炼二恶英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项目荣获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目融资比例以及融资利率是多少?项目自有资金、融资额的比例通常为 37,项目贷款期限通常为 10-15 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属于政策鼓励类行业,项目融资利率通常会在基准利率基础下浮一定比例。公司积极加强资金管理,结合利率下行的宏观因素,借助公司自身实力背景的优势,向金融机构争取高利率的融资置换为低利率的融资,同时在新项目方面争取更优惠的利率。5、请介绍一下公司热电联产项目情况。公司已有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慈溪项目采用“热电联产”模式,向其周边工业企业提供供热服务并获取蒸汽销售收入,实现热能的多元化、高效率及高附加值利用,并成为当地为经济发展提供热源保障的基础设施。2022年,宁波中科进行供热联网改造,改造后,在慈溪中科热电联产的基础上,慈溪中科、宁波中科在宁波地区实现联网供热,供热用户覆盖周边工业园区,年供热能力近百万吨级,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绿色热能中心之一。“热电联产”在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助力地方工业企业绿色制造,推动当地绿色经济增长。“热电联产”项目通过提供“绿色热能”,在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提升热能多元化利用、赋能企业绿色制造、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绿色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通过两个项目的供热实践,公司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热电联产”工况调节和运行经验,目前公司正积极研究其他项目“热电联产”的可行性,对于新增项目将优先使用“热电联产”模式,以此实现每个项目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公司在 2022 年在项目运营方面,是否受到疫情的影响?公司运营项目受到的疫情影响较小。伴随着疫情期间中高风险区的突发、集中隔离点及核酸检测点急剧增加,涉疫垃圾以及医疗废物量骤然上升,收运及处置的风险及压力巨大。公司各项目公司则积极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全体员工坚守岗位,全力协助当地对涉疫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遏制病毒的二次污染,守护当地居民健康安全。在医疗废物方面,公司绵阳医废项目在疫情期间严格把控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过程中环境监管,进一步优化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方案,划定涉疫医疗废物应急暂存区域,做好备用处置场所的设备调试和人员物资配备等准备工作,充分释放医废处置能力,做到了 24小时收运的医疗废物“日产日清”,保障涉疫医疗废物安全妥善处置。7、项目国补部分在会计处理上,是否需要项目纳入国补目录清单后才能确认收入?是的,待项目纳入国补的补贴清单再确认可收到的累计补贴电价收入。 8、请介绍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公司致力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科技改变环境”的卓越企业。作为中国科学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环保产业平台,连接技术供给侧、政府需求侧及社会资本方,实现广泛的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废弃物处理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政府“无废城市”建设需求解决平台以及环保产业资本市场对接平台。公司围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持续丰富生活类垃圾处理类别,不断谋求业务结构的优化,形成以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为核心,积极拓展危废处理处置业务,并带动环保装备销售及技术服务协同发展的业务结构。同时,公司探索开展工业固危废处理和新能源等方面的业务,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积极响应二十大精神,结合“双碳”战略目标,“无废城市”及“和美乡村”建设需求,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技资源实现产研协同发展及广泛资源的有效整合,围绕“自主研发、院所合作、引进创新”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对生活端、工业端、农业端的废弃物形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的产业链整合,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提供产业支撑。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