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调研报告 - 正文

华工科技:Platina Capital、北京润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08家机构于8月25日调研我司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2-08-27 19:02: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2年8月26日华工科技(000988)发布公告称Platina CapitalWilson Liu、北京润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陈文菲、中航证券有限公司陈康、中金香港资产管理刘昊聪、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郑淼、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王达、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阎贵成 杨伟松、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王晗 林峰、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娜、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寒、珠海常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乐京、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陈耀波、东方嘉富(宁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周辉、东方睿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唐谷军、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杨仁眉、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管部李志敏、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马昀、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朱奕、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力文、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顾益辉、R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Asia) Limited卢叶、广州钜米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周宜凯、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义、国金证券上海自营分公司冯轶舟、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吴畏 黄欣、国投泰康资管公司王童瑶、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康睿强、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白晓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刘蓬勃 金媛媛、杭州河清投资有限公司史青、杭州红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杰、Ten Asset Management罗鹏巍、杭州米仓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顾军蕾 管晶鑫、杭州拾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章剑、杭州兴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柳韩民、恒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颜彦、恒泰证券零售客户 韩晓红 孙利君 高娃、红华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湖栋梁 李帆、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时佳鑫、湖南源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胡亚男、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李阳、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文靓、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钟光正、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连勃 卢毅、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沈雪峰、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景松、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严瑾、汇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万平、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霄、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岚、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张宇滨、建银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李彤文、交银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曹锐钢、白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胡加琪、晋江和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陈天鸿、景泰利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邹因素、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杨春、宽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陈超、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灏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奇、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罗政、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李秀群、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邵珠印、前海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胡毅发、锐方(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丁豪、百年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钱韬、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金承旭、沙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钱刚、上海非马投资管理赵一鸣、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谢鹏宇、上海泾溪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纪辰、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钱炳、上海雷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李峥嵘、上海趣时资产管理章秀奇、上海潼骁投资发展中心王喆、上海友莹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陈星仲、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孟靖、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王秀平、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赵隆隆、深圳瑞信致远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郭瑾、深圳市海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余建平、深圳市万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皋雅、深圳市正德泰投资有限公司钟华、深圳鑫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叶知民、台灣富邦證券有限公司陳威佑、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杨思蕊、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李勇钢、北京鼎萨投资有限公司路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余芳沁 陈汇丰、天时开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建伟、万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田文俊、西藏合众易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庞宇铭、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耿金文 马川、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何鑫、兴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候吉冉、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熊彬正、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余喜洋、寻常(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周静、北京沣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孙冠球、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旭、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吴春龙 袁骏宇、银河自营投资总部黄斌辉、永安国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徐小明、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威达、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姚远、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韩字杰、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晏磊、浙江臻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叶嘉诚、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范宗武于2022年8月25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传感器业务今年增速较快,对全年该业务的展望?

答:传感器业务是公司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公司在保持温度传感器在大白电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的同时,提前布局汽车电子领域,目前公司的车用传感器产品已进入蔚来、理想、上汽、东风等大部分国内主流车企及造车新势力。新产品方面公司在家电领域拓展了小家电的感温、加热、防干烧等产品,汽车领域针对新能源汽车快充开发了适用于高电压的PTC芯片,保证我们的产品高压环境下也可以应用,开发了车用压力传感器,应用在汽车的空调管路、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等方面,此外还有充电枪感温的NTC,国家电网的测温类NTC产品等。传感器产品结构从去年年报来看,家电占约7成,汽车电子占约3成,今年预计可以达到各一半。去年传感器产品整体销售规模有15亿,今年半年度已经突破10个亿,增幅比较明显,并且目前在手订单充裕,预计今年全年能够保持30%以上的增长,整体来说我们非常有信心。


问:公司车用传感器产品优势?行业内是否有竞争对手?

答:公司通过提前布局,目前PTC领域高理占了国内近一半市场份额,依托国家敏感陶瓷研发中心的研发平台,在氧化物,陶瓷,半导体陶瓷的范畴领域有30年的技术沉淀,突破了配方和工艺的难度,是最早从事PTC研究的企业,也是最早进行PTC市场化的,不是其他企业两三年能够追赶的。公司自主掌握PTC加热芯片的制造和封装工艺的核心技术,国内暂时没有相关领域竞争对手,主要竞争对手来源于德国和日韩,公司相比于竞争对手企业具有供应链优势,预计未来几年在行业里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展更广阔的的应用空间。


问:热泵和PTC加热器哪种方案应用更广泛?未来市场应用比例如何?

答:PTC与热泵相比第一是玻璃除霜除雾,热泵达不到玻璃法规要求,第二低温下的快速响应的要求无法满足,对驾驶的体验感影响较大。热泵在极寒天气下的运行效率相对PTC是较差的,一般热泵系统在-10°C以下时就无法做到快速响应。相对而言,PTC制热的特点就是成本低、结构简单、出热快、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因此从入门车到高端车都普遍在使用。未来随着电池技术发展,电量的提升,续航里程提升,PTC耗电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PTC制热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问:高压PTC新产品发展前景如何?

答:高压快充对PTC芯片的要求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目前我们从芯片做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快充是未来新能源车充电的发展趋势,预计两年以后会普及,因此高压快充是我们巨大的机会。公司开发出800V高压水暖PTC加热器(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需求。同时,通过加入独立控制系统和OT技术(空中下载技术),实现了汽车智能化与整车联动,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全球前三。去年,这款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超200%,今年也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成为公司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问:正源公司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有效升毛利率水平?

答:今年正源高端光模块以及数通产品的份额进一步增加,100G、200G、400G产品批量发货、800G新品推出,数据中心光模块在互联网企业销量增加,对正源毛利率提升起到了拉动作用;第二,单通道产品的国产化率提升,也对毛利率提升有一定贡献;第三,公司加大研发投入,400G、800G硅光产品在海外市场逐步开拓市场,一旦形成规模效应,我们就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并抢占市场第一波的风口。


问:在目前宏观经济背景影响之下,公司激光业务今年的发展趋势?

答:当前宏观经济压力加大,激光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寻求蓝海市场,依托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带动激光机器设备销售,沿着“装备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数智化”的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行业渗透,目前已在桥梁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建材等行业形成标杆案例,充分发挥工业激光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全产业链优势。


问:公司激光业务是否布局了光伏、储能领域?

答:随着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成为全球共识,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加速到来。为进一步支持公司在消费锂电、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等方面的业务布局和资源投入,2021年公司对二级子公司深圳华工激光增资1.8亿元并更名为“深圳华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今年起公司继续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布局,并将深圳华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由二级子公司纳入一级子公司体系进行管理。作为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业务的重要战略布局,深圳华工新能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能源转型”战略,聚焦锂电、光伏两大新兴产业,推出了光伏玻璃钻孔、无损激光划裂等一系列高端装备,并与多家全球消费及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1年度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深圳华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荣登榜单。同时,随着国内“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实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的发展,公司紧跟湖北省新能源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并依托荆门产业园区基础,启动荆门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这是继组建深圳新能源公司后的又一战略举措。华工科技新能源智能装备荆门产业园将充分发挥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头部企业在湖北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广阔市场空间,紧抓新能源行业发展和激光智能制造两个窗口期,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行业标杆产品,打造国内一流、全球有影响力的“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该项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开工,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


问:今年半年度公司投资收益如何?主要来源于哪里?

答:半年度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联营企业半年度净利润形成的收益,其中主要是华工投资通过东湖华科基金和东湖华科管理公司持有长光华芯股权,长光华芯于2022年4月1日上市,公司按权益法确认1.51亿元投资收益。


问:在公司管理层面,今年重点考核方向?

答:2022年,华工科技坚持“重利润大于重规模”,实施精准考核,把提升毛利水平作为关键考核指标,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公司鼓励各核心控股公司在人才、费用等方面加大创新投入,围绕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新产品输出能力、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品体系结构,形成2022年度专精特新产品库,在各自细分业务领域中充分积累核心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提升各核心业务的全球竞争力。


华工科技主营业务: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及成套设备、激光全息综合防伪标识、激光全息综合防伪烫印箔及包装材料、光器件与光通信模块、光学元器件、电子元器件。

华工科技2022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2.18亿元,同比上升34.04%;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上升61.34%;扣非净利润5.3亿元,同比上升71.05%;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3.59亿元,同比上升17.8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37亿元,同比上升43.2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22亿元,同比上升52.91%;负债率50.94%,投资收益1.61亿元,财务费用-4035.05万元,毛利率18.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6.85。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图片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8543.43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866.09万,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华工科技(00098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工科技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