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家电网《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数据机理融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背景意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驱动力,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和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新赛道。2025年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引领科研范式变革,以大模型、智能计算等重构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路径。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以及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
2027年目标
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
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
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
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育一批行业级研发创新平台。
2030年目标
推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实现体系化突破与规模化落地。注重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与深度融合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增强能源系统安全性、绿色化和效率,支撑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