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大消费渠道脉搏:2025双11抖音大盘增长稳健,美妆品类国际品牌引领增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热点速评
事件:2025年11月5日,海通国际举办专家系列会,邀请抖音专家分享行业看法和趋势。
抖音双11大盘增长稳健,投入超50亿优惠券补贴。本次大促周期为10.9-11.11,较去年10.18-11.11(10.8-10.17为先享期)延长。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10.9-10.31已完成GMV3,200-3,400亿元,10.8-10.31GMV同比去年GMV增长20+%;平台10.9-10.31日均GMV为140-146亿,达成日均GMV目标的约99%(4,850亿元总目标)。由于其他平台在双11期间资源投入较大,专家表示抖音双11表现超出抖音平台内部预期。抖音平台为应对竞争投入了高达55亿元的优惠券补贴,力度显著高于618大促,是驱动增长的关键因素。
国际美妆品牌强势领跑,价格策略普遍采用“正装+赠品”模式。根据第三方数据,10.8-10.31期间,美妆整体GMV为230-240亿元,同比增长约24%,增长主要来自国际高端品牌,其GMV占比已超40%。具体来看,雅诗兰黛双11期间表现尤为突出,截至10月22日同比增幅超50%,本次大促目标6.5亿元。兰蔻在10月16日实现单日GMV破亿的亮眼成绩,通过头部博主带货与标注2025年新产赠品等策略有效提升产品价值感,截至10月22日增速达33%。赫莲娜从去年不足1亿元的月均GMV提升至当前超1亿元水平,主要依靠达人组合营销模式。SK-II在双十一前14天GMV即突破1亿元,10月平台排名跃升至第12位,创历史新高,截至31日GMV同比增长30-40%。在价格策略上,国际品牌普遍采用“正装+赠品”模式实现约7.2折等效折扣,以维持品牌溢价;营销层面高度依赖直播,约60%GMV来自直播间,其中达人播占比35%,自播占比65%。
本土美妆品牌增长结构性承压,个体表现与运营模式差异显著。与国际品牌相比,本土品牌整体表现相对平淡,且内部呈现两极分化:韩束通过早期低成本短剧投放成功建立品牌认知,当前通过贾乃亮专属直播间、头部达人合作及自播矩阵实现全渠道增长,凭借平台独家协议保持价格优势。珀莱雅通过平台补贴实现实质最低价,维持市场竞争力。根据第三方数据,毛戈平10月整体增长约30-40%,通过新品推广和头部KOL合作实现增长,平台提供30%的折扣费用补贴,最终折扣率约为8折以上,其80%的GMV来自直播渠道,客单价保持较高水平。可复美则面临较大增长压力,10.1-10.29累计GMV同比跌幅较大。可丽金虽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长,但GMV体量仅约亿元以下,难以弥补集团整体下滑缺口。在价格策略上,本土品牌更多依赖直接打折与优惠券,综合折扣率约6.7折,低于国际品牌;运营成本方面,品牌需承担约1.5%佣金、超20%广告费率及星图10%抽成,营销效率面临考验。
核心品类增长态势分化,服饰稳健、保健品与家电表现亮眼。根据第三方数据,服饰五大品类截至10月31日总GMV达1500-17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运动户外品类中,李宁前6天增速达140%,截至31号维持50+%增长;安踏全平台增长约300%,其中抖音增速为超100%;阿迪达斯增长60-70%;FILA10月同比增长55-60%;DESCENTE今年累计GMV达4.5亿元,双十一期间贡献超5000万元。宠物食品作为细分品类,1-10月GMV约150亿元,超越去年全年124亿元。保健品成为增长亮点,1-10月GMV达600-620亿元(其中新型保健品占比80%),双十一期间增速约40%,平台采取扶持品牌策略,通过罗永浩等头部达人推广GNF40+等爆款产品,全年目标突破800亿元。此外,家电类目在"国补"政策推动下也呈现强劲增长。
风险提示:第三方数据口径与官方的差异;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