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5年三季报:符合预期,坚定看好水管网管材配置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兴铸管(00077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3亿元,同比+0.4%;实现归母净利润6.99亿元,同比+4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54亿元,同比+162.5%;符合我们预期。
钢铁行业或进入被动去库存复苏周期:钢铁行业在“反内卷”+雅下水电站等基建项目催化下,正在经历从主动去库存到被动去库存的关键周期切换。这一转变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驱动供给收缩、需求结构性修复及成本优化三力共振。本轮反内卷上游先行,我们看好中期螺纹价格上涨、钢铁行业利润修复。我们认为本轮钢铁价格上涨为成本驱动的滞后传导,由焦煤、铁矿石的价格上涨先行,叠加雅下等重大基建工程建设稳住需求,碳排放双控去产能,将最终传导到螺纹价格上,我们看好中期螺纹价格的反弹,钢铁行业的利润修复。
非美需求提升+制造业全球布局,钢铁出口逻辑确定:本轮反内卷背景下的钢铁行业变化与2015、2019对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非美需求提升+制造业全球布局。对比2015年、2019年、2025年的近三次去产能,经历了从2015年“求生”、2019年“求稳”、2025年“求质”的转变。2021年地产见顶后我们预计粗钢产量2025年将降低至8.5亿吨(较2019年降低15%),房地产用钢占比也从35%降至28%,受到欧盟新三样关税影响,碳中和约束强化,而本轮的最大变化在于非美需求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导致减量市场中,行业有望经历盈利质量变革。
布局埃及工厂,转型“高技术本土化生产”全球布局。2024年,国际化布局迅速推进,埃及新兴项目4月破土动工,12月完成联动试车,取得阶段性胜利。公司在埃及投资建设的25万吨球墨铸铁管工厂(位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制造业“出海”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标杆案例。埃及及中东地区长期依赖进口球墨铸铁管(主要用于供水、排水、海水淡化等基建领域),本土产业链存在空白。公司投资1.45亿美元建设全规格生产线,覆盖DN1200-2000大口径管材,直接填补埃及产业技术缺口,大大降低了管道成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亿元、9.88亿元、27.13亿元,增速分别为63.24%、261.43%、174.62%,对应PE为63、17、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燃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收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