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BD持续落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48%,跑输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6。2025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18.85%,跑赢沪深300指数4.1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2。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30.08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74.48%(-1.12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1.81%(0.88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4.31%(-0.54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线下药店,指数上涨0.6%,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医疗研发外包、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跌幅分别为+52.5%、36.9%、34.5%。
创新药BD延续火热趋势,两日5项BD总金额达42.66亿美元。10月16日至17日两天内,翰森制药(首付款0.8亿美元、总金额15.3亿美元)、普瑞金(首付款1.2亿美元、总金额16.4亿美元)、维立志博(首付款0.2亿美元总金额10亿美元)、奥赛康(首付款0.07亿美元、总金额0.96亿美元)、海和药物(未披露)分别就CDH17ADC、CAR-T编辑疗法、BDCA2/TACI双特异性融合蛋白、VEGF/ANG-2双抗、PI3Kα抑制剂达成重磅BD,总首付款达2.27亿美元,总金额达42.66亿美元。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IgA肾病适应症申报上市,干燥综合征Ⅲ期临床研究数据优异。10月14日,CDE官网显示,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申报新适应症,此次申报用于治疗具有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成人患者。同时,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的Ⅲ期临床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详细数据将在10月28日于芝加哥举行的202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以“最新突破性壁报”展示,该适应症已于9月申报上市申请。8月,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国内III期临床研究达到A阶段的主要研究终点。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n=318),包含A、B两个阶段,评估了泰它西普(240mg,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接受标准治疗的成人IgA肾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A阶段通过评估患者接受泰它西普/安慰剂给药39周治疗前后24小时UPCR较基线的变化,验证泰它西普在减少蛋白尿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泰它西普组患者在治疗39周时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降低了55%(P<0.0001),且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目前,泰它西普已获NMPA批准3项适应症,分别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荣昌生物业绩逐步向好,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达11亿元(+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5亿元(亏损收窄3.3亿元)。
美年健康业绩预告超预期,单Q3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增速亮眼。10月16日,美年健康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表现较为亮眼。公司25Q1-Q3实现营收68.5-70.1亿元,同比下降1.83%-4.07%,实现归母净利润4200-6200万元,同比增长70.51%-151.70%,实现扣非后归母850-2200万元,同比增长4.35%–170.09%。其中25Q3实现营收27.41-29.01亿元,环比+16.4%-23.2%,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2.83亿元,环比+387%-424.1%,较去年同期+9.55%–17.87%。公司经营迈入旺季,业绩逐季修复。体检行业需求稳健,整体季节性较强,公司作为业内民营体检龙头,整体订单签定与客单价保持稳定,2023/2024/2025H1客单价分别为620元/672元/656元,个检客户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团体/个人收入占比为75.9%/24.1%,2025H1团体客户和个人客户占收入比分别为67%和33%,重点客户签单占比与到检份额有所提升从体检龙头向健康管理领域切入,公司响应国家号召,从体检向健康管理迈进,结合AI应用推出血糖健康、肝健康、胃肠道健康、肺结宁、HPV E6/E7蛋白检测、脑睿佳、胶囊胃镜等明星产品。截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中结合AI技术手段取得的收入为2.5亿元,较去年同期+71.02%,其中25Q3实现1.1亿元,环比+27.9%。公司基于AI与数字化的落地,持续提升医质和服务质量,并积极推动提效降本以及创新创收工作,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根据公司此前中报数据,公司“健康小美”智能主检功能已经上线并赋能旗下188家体检中心,覆盖率已经达到33.2%。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百济神州-U(688235)、美年健康(002044)、通化东宝(600867)、亿帆医药(002019)、恩华药业(002262)、首药控股-U(688197)、美好医疗(301363)、甘李药业(603087)、赛诺医疗(688108)。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超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