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数字经济系列“十五五”前瞻:“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六大重点与五大趋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国家顶层设计更重视数字经济,将首次编制“十五五”数字中国建设规划。“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网络经济单独成章,开启数字中国建设探索阶段;“十四五”规划首次将数字经济单独成章,并配套《“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数字中国”战略构想十周年,也是我国编制首个五年数字中国建设规划的关键之年。
回顾“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政策演进遵循三大主线,发展目标大多超额提前完成。政策主线:一是“技术+应用”双轮驱动,二是“算力+数据”双底座支撑,三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关键指标: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4%,提前一年完成发展目标;千兆及以上宽带用户数已超2.33亿户,是原定2025年目标的3倍以上;IPv6活跃用户数、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等均显著超额完成。
“十五五”规划将兼顾接续性、前瞻性两大原则,预计或将发展目标定为203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接续性:做好五年规划衔接协调工作,坚持政策稳定性和战略连续性,避免政策频繁变动导致实践层面难以落地。前瞻性:新时期面临“世界百年变局、中国经济转型、全球科技飞跃”的复杂背景,规划制定需突破单一线性延续,凸显前瞻性思维。
立足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新挑战,“十五五”规划或将强调六大重点内容。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政策强调挑选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协同打造创新联合体,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壮大新兴与未来产业。
二是将人工智能提升至更加重要的地位,政策强调前沿技术融合发展,继续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聚焦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率先突破。
三是持续加强实数融合,在政策上采取“因业施策、分类推进”策略,为不同行业制定差异化的转型路线图。
四是突破算力基础设施供需瓶颈,优化数字基建投资结构,并进一步部署高效能、绿色化的数据中心。
五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真正破局,落实数据“三权分置”的详细司法解释与实施细则,重点布局可信数据空间。
六是重点弥合数字鸿沟,国内层面完善社会保障与再分配机制应对社会冲击,国际层面依托“一带一路”“全球南方”合作框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十五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五大核心趋势。
一是产业壮大: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第一大支柱性产业,实数融合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然,重点领域智能应用渗透率达90%;二是技术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打破“卡脖子”,人工智能发展迈向多模态、具身智能;三是基建升级:5G深度覆盖、6G有序推进,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发展,绿色数据中心成为主流;四是数据破局: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要素价值真正释放,数据产业规模增至7.5万亿元;五是贸易繁荣: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步伐加快,数字贸易迈向高水平开放,中企出海进入一站式解决方案新时代。
风险提示
1.政策落实不及预期风险
2.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3.技术发展路径及产业化落地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