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上半年分省经济数据的七大看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日,31个省份陆续公布202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在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同比增长5.3%的较好表现下,不同省份表现如何?区域经济呈现哪些重要变化?本报告从省域上半年经济数据出发,总结出七点重要内容:
一、经济大省挑大梁,但内部也存在分化。上半年广东等GDP前十省市加权GDP同比增速5.4%,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24年的61.22%提升至上半年的61.6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也超六成,达62.32%。广东、江苏两省贡献全国20.7%的GDP。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凸显。但经济大省内部也存在较大分化。广东4.2%的增速垫底,江苏则实现5.7%的增长。地产持续调整叠加出口承压,广东近年经济增速和江苏的差距呈拉大趋势。上半年广东对江苏GDP总量的领先优势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低,GDP第一大省受到挑战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二、对比全年增长目标,大部分省份压力不大。上半年20个省份的GDP增速高于全年目标增速,为完成全年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其中甘肃、江苏、江西、山东上半年经济增速比全年增长目标分别高0.8、0.7、0.6和0.6个百分点,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压力相对较小。但仍有11个省份上半年经济增速不及全年增长目标,其中海南、山西、重庆三省市上半年经济增速与全年目标的差距均在1个百分点以上,分别差1.8、1.2、1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相对更大。山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上半年同比下滑至3.8%,下半年稳增长压力更为严峻。
三、近七成省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及全年目标。有可比数据的25个省份看,上半年有17个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及全年目标,占比达68%。完成全年目标需要下半年进一步加力。省际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化明显,极差达34.5个百分点。西藏、内蒙古、北京、新疆、宁夏五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10%以上,领跑全国。和年初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一致,重大项目牵引是上述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表现较好的主要支撑,产业投资是主要方向之一,且产业投资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北京上半年紧抓重大项目,上半年重大项目开工情况为历年最好,上半年市区320项重大项目全部实现开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2倍,对投资形成明显拉动作用。房地产开发投资进一步承压背景下,分化趋势同样较为明显。14个省份同比降幅在10%以上,5个省份降幅超过20%。
四、提振消费背景下多数省份社零增速超年度目标。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九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大力提振消费也成为202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的工作。在此背景下,有数据可比的22个省份中,14个省份上半年社零增速超全年预期目标,占比超63.6%。但同时,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社零同比增速居全国末位。社零规模本身较大不再是高增长区域、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与消费信心不足、内卷下汽车市场降价叠加牌照供给不足或是上述地区社零表现不佳的主要线索。
五、东部出口承压明显,中西部外向型经济崛起。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东部出口承压,中西部出口则表现较好。东部省份出口增速不及全国的数量占比在四大区域中最高。省份看,青海、甘肃、河南、湖北、新疆5个中西部省市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速均超过30%,领跑全国。拆解看,绿色新能源产品是主要产品支撑,一带一路国家是主要出口市场支撑,民营企业是重要出口主体。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内陆开放政策红利、对美出口依赖度低、低基数成中西部上半年出口亮眼的主要线索。
六、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成中央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自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以来,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成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把国家的战略“所需”与经济大省的“所能”有机结合,更高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个变局一个飞跃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是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强化土地、资金、数据等要素保障,支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打头阵,在改革开放、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先行先试是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主要体现。
七、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线索有三条。从经济大省工作会议看,努力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是总基调。主要抓手有三,一是统筹扩大内外需。扩大消费重点是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四川提出要加强以旧换新资金与消费信贷、消费券等政策联动。投资要在稳住地产投资的同时,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为主要方向。广东提出投新、投缺、投资于人,发挥央国企拉动作用。稳外资外贸也是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海洋经济、商业航天、核医疗是重点产业。浙江提出重点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因地制宜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也成为工作重点。三是高质量推动改革与谋划“十五五”工作。上海提出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区域一体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广东提出下半年两项重点任务之一是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加强上下衔接。四川提出要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把握不全面的风险,国内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的风险,贸易形式超预期变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