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化工“反内卷”系列报告(开篇):“反内卷”势在必行,化工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呼之欲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供给端:化工行业竞争加剧致盈利承压,“反内卷”势在必行
2022年以来,化工行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压力,运行走势呈现出自2021年高位回落态势。2025年以来,伴随多项扩内需政策逐步落地,国内需求有望企稳修复,但由于供给端竞争进一步加剧,化工行业产品价格走弱、产能利用率走低问题凸显,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局面。自2024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国内“反内卷”呼声日益强烈;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此后化工多个行业迅速跟进,纷纷发起“反内卷”号召。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多数企业急切需要改善行业竞争格局,以获得正常盈利水平,在“反内卷”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需求端:国内需求有望企稳恢复,出口需求提升空间或有限
国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其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举措包括,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带动国内需求有望稳步恢复。海外:2023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约2.24万亿欧元,占全球化工品销售总额的43.1%,位居全球第一。同时,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数据,2016-2025年7月21日,全球对我国反倾销案共计720起,按行业分布,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位居第一,共涉及反倾销案158起,占比达21.9%。2025年来,欧洲多家化工巨头出现“关停潮”,但对国内相关化工品价格提振较小。我们认为,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在多国对华频繁发起反倾销背景下,海外需求增长空间或有限。
化工行业底部位置确定性较强,供给侧改革有望推动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
我国工业景气自2008年以来经历了三轮周期:(1)2008年底-2015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需求刺激计划带动制造业景气迅速回升。(2)2015年底-2020年中,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等措施,工业景气度大幅提升。(3)2020年底-2023年,因我国率先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中恢复生产,出口需求旺盛,同时我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并提出“双碳”战略,我国工业景气度因此迅速回升。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化工行情的推动力已从过去以需求刺激为主,逐渐转向为以供给侧改革为主。从当下PPI历史对比来看,当前化工周期在底部区间徘徊已久,且需求端短期改善程度相对有限。因此我们认为,为优化行业供需格局、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或将从供给端寻求突破。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需求下滑超预期;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