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特朗普关税政策迭代:从1.0到2.0的深度剖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纲领,形成了从1.0到2.0的迭代升级体系。1.0时期通过301/232条款实施差异化关税,重构北美供应链,形成"减税+关税"双轮驱动模式,旨在缩小贸易逆差与制造业回流。2.0时期则转向更具战略性的"关税+能源+二次减税"三维框架,通过永久化减税法案绑定选民基础,借助对等关税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同时以能源扩张填补财政缺口。这种政策组合虽短期刺激资本回流并巩固政治基本盘,但关税战导致美国GDP潜在损失达5个百分点,核心PCE通胀上行压力达3个百分点,叠加4.5万亿美元的减税财政窟窿,迫使政府通过关税增收与联邦开支削减维系平衡。本质上,特朗普主义通过财政扩张与贸易保护的政策对冲,构建了"内松外紧"的战略闭环,但其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路径不仅加剧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更使美国经济陷入经济增长放缓与债务膨胀的双重困局。
美国本轮关税政策呈现“分化打击”策略。对中国“极限施压”,对加墨,美国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没有涵盖在美墨加协定(USMCA)中的商品加征的25%关税仍然有效,来自这两个国家的能源和钾肥也将继续被征收10%的关税。欧盟作为出口依赖型经济体承受德国工业产出缩水与欧央行宽松下的货币贬值压力;日本与加墨则在开放市场与关税博弈中显示对美贸易依存的结构性矛盾。
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对于全球大类资产风险或长存,重商主义强调通过贸易顺差积累财富,但历史上这种政策往往导致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进而引发贸易战。例如,19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了全球贸易的萎缩和经济大萧条,贸易战往往会扰乱正常的供需关系并带来贸易碎片化风险,从而影响全球大类资产价格;另一方面,对于美国而言,特朗普关税政策未能根本性扭转美国贸易逆差,反而会加剧全球供应链碎片化,长期或损害美国企业竞争力,对等关税政策90天的暂停实施,一方面,对75国90天关税暂停期本质上是特朗普对市场恐慌和经济衰退风险的短期应对,也是特朗普继续利用关税作为和各国谈判的窗口期;另一方面,对华245%的关税已超出常规经济逻辑,更多是政治施压工具,考虑到原产地规则和美国可能采取的审查措施,转口贸易或受阻,高关税将加速部分产业链转移。90天的暂停关税政策或引发美国消费者囤货进而推高短期通胀,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将增加美国滞涨风险。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风险超预期,美联储降息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