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紫光国微点评报告:业绩增速符合预期,特种业务Q2将迎增长拐点

来源:中国银河 作者:李良,胡浩淼 2025-04-25 15:0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紫光国微点评报告:业绩增速符合预期,特种业务Q2将迎增长拐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紫光国微(002049)
事件:公司发布24年报,2024实现营收55.11亿元(YoY-27.3%),归母净利11.79亿元(YoY-53.4%)。
特种电路需求承压,毛利率下降较为明显:2024实现营收55.11亿元(YoY-27.3%),归母净利11.79亿元(YoY-53.4%)。其中24Q4营收12.48亿(YoY-35.2%,QoQ-10.2%),归母净利1.69亿(YoY-66.3%,QoQ-37.8%),营收下降主要为特种电路需求承压。
分产品来看,公司集成电路受行业周期调整影响显著,收入25.77亿元(YOY-42.6%)。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收入26.38亿元(YOY-7.6%);石英晶体业务逆势增长,24年收入2.24亿元(YoY+20.9%)。
毛利率韧性较强。2024年公司毛利率55.8%,同比减少5.4pct;其中集成电路毛利率71.7%,同比下降1.5pct。在2024年下游需求疲软、特种电路降价的双重压力下,公司提质增效,特种业务毛利率仍维持高位。智能安全芯片毛利率44.2%,同比下降2.0pct,主要因为新品种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毛利率较低。石英晶体业务受益于下游蓬勃发展,板块毛利率15.6%,同比增长6.5pct。
研发费用维持高位。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32.8%,YoY+6.4pct,主因收入快速下降,而费用刚性所致。其中研发费用率22.4%,同比增加3.4pct。公司研发费投入强度维持高位,主要用途为研发新型存储器、图像AI智能芯片、汽车域控芯片等新品种产品。
存货及合同负债下降,24年增长动能偏弱,25年业绩迎来拐点:公司存货余额19.74亿元,较年初下滑21.5%,主要系紫光青藤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及集成电路业务投产减少所致;合同负债2.84亿元,较年初下滑63.1%,当前短期订单能见度降低。特种电路领域需求承压及智能安全业务产品新旧切换,原有产品的备货和订单有所下滑,24年增长动能偏弱。展望2025,习近平主席两会期间强调如期完成“十四五”既定目标,收官战催生2025高景气,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特种领域芯片核心供应商之一,2025将深度受益,预计公司业绩最早于Q2出现拐点。
拟进行股权回购,股权激励落地有望加速。公司董事长4月8日提议公司回购部分公司股份,总额1至2亿元,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此前,公司 2023 年已完成总金额 6 亿元的股份回购,根据公司公告,股权激励方案正在积极的制定和完善,控股股东新紫光集团全力支持相关工作的推进。我们预计,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有望于Q3落地,并有效提升核心骨干员工积极性,进而促进公司持续增长。
公司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优化资源配置。紫光集团完成司法重整后,紫光国微作为核心企业,聚焦芯片设计主业,与集团内制造、封测企业形成 "设计驱动 + 制造协同" 的垂直整合体系,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2024年公司聚焦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完成紫光青藤、紫光芯能、紫光安芯三家业务公司的股权调整和无锡紫光微电子、紫光集电半导体的清算注销。公司进一步明确管理总部的职责定位,通过旗下子公司独立经营具体业务,整体运营能力不断提升。
产品持续更新迭代,竞争优势凸显:1)集成电路方面,公司可以为用户提供 ASIC/SOC 设计开发服务及国产化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24年宇航用(耐辐照)产品成功推向市场;模拟产品研发有序推进;无锡高可靠性芯片封装项目正在推动量产产品的上量和新产品导入工作。2)智能安全芯片方面,汽车安全芯片解决方案在多家头部 Tier1和主机厂量产落地,年出货量数百万颗。第二代汽车域控芯片TH6系列已导入多家Tier1和主机厂。3)晶体方面,小型化、高频化、高精度产品研发不断推进,公司竞争优势逐步凸显,有望逐步打开在汽车电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AI 算力模型等众多领域的应用。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25年特种行业景气度回升对公司集成电路收入的拉动以及汽车电子业务第二增长曲线的逐步成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8.11/24.03/31.07亿元,EPS分别为2.13/2.83/3.6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23/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特种电路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紫光国微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