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24年营收业绩高增,多方合作构建PA产业生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凯赛生物(688065)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4月21日,凯赛生物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8亿元,同比+39.91%;实现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33.41%;扣非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51.6%。其中,2024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亿元,同比+35.38%/环比-3.63%;实现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173.15%/环比+46.94%;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155.41%/环比+34.38%。
长链二元酸及癸二酸放量显著,24年营收和业绩实现高增
2024年营收和业绩增长主要系长链二元酸市场取得积极成效,新品种癸二酸产能放量,带动产销量同比高增。2024年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凭借精准可持续的市场策略,开拓长链二元酸市场并取得积极成效,长链二元酸销量和营收增长明显,新产品癸二酸产能放量显著,表现优异。长链二元酸毛利率为39.71%,同比上升1.85pcts,毛利率提升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下跌以及生产量上涨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分地区看,受长链二元酸系列增长影响,境内外销售均有明显上涨。
多方合作实施战略布局,加速生物基聚酰胺材料产业生态构建及商业化公司携手招商局和下游客户等多方达成合作,实施战略布局,赋能业务发展,加速构建生物基材料产业生态。公司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在股东层面引入招商局集团的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通过并顺利完成,公司以此引入近60亿元资金用于业务发展;公司与招商局集团及其体系内公司基于生物基新材料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其中包括与“招商创科”及合肥产投合作建设的BioPA-CFRT生产设施。招商凯赛合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凯赛系列生物基材料单体—树脂—复材—应用制品的产业链生态的搭建落地,并可作为模板在全球推广落地。此外,2024年6月,公司与阜阳交投达成合作,基于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共同打造全球首个生物基热塑性复合材料光伏边框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探索合作生物基复合材料在新能源、交通运输、现代建筑等更多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广及产业化落地。2024年10月,公司与海澜之家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各持所长,深化合作,有助于公司在纺织领域的发展。2025年2月,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宁德时代作为行业内最大的客户方,可为凯赛生物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反馈,推动凯赛材料性能迭代,从而加速生物基材料的商业化验证。
产能+技术+政策三擎驱动,引领未来全球生物基聚酰胺替代浪潮
公司长链二元酸产品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在政策红利背景下,依靠技术壁垒和产能提升,长期优势显著。公司现有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产能11.5万吨/年,戊二胺产能5万吨/年,乌苏材料产能10万吨/年生物基聚酰胺和乌苏技术产能2万吨/年生物基长链聚酰胺。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提升生产工艺。2024年研发费用2.3亿元,同比+23.38%,占营业收入7.89%,2024年万吨级生物基哌啶于年底顺利投产,并开始形成销售。此外,公司在生物基聚酰胺改性及其连续纤维复合材料(Bio-PPA CFRT)的成型工艺、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产品方案获得头部产业客户认可,并在新能源、物流等场景中开始获得商业化订单。2025年,公司将根据下游市场的拓展进展,继续稳步推进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和50万吨戊二胺项目的建设。长期来看,欧盟碳关税将于2026年生效,中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目录》将生物基新材料列为战略材料,政策端也将助推生物基材料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加速替代,2025年市场扩容下,依靠产能、技术优势和AI辅助平台赋能,公司长足发展将获得更大机遇。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7、8.5、11.23亿元(2025-2026年前值分别为6.55、8.57亿元),同比增速为40.6%、23.7%、32.1%。对应PE分别为56、45、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波动风险;
(2)新项目建设进度、产品达产进度及销售不确定性的风险;(3)关税等进出口政策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
(4)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