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汽车行业3月数据点评:销量稳健增长,插混出口保持强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近日中汽协发布2025年3月汽车产销数据,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2.9%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2%;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增长47.9%和40.1%。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
点评:
国内:新能源同比快速增长。3月,汽车国内销量240.9万辆,同比增长9.9%;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62.9万辆,同比增长22.8%。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7.9万辆,同比增长42.3%,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4.8%。据乘联会,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64万台,同比增长50%;插混汽车销量27万台,同比增长23%;增程式汽车销量8万台,同比增长4%。1-3月,汽车国内销量605万辆,同比增长12.1%;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436.9万辆,同比增长28.8%。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63.3万辆,同比增长47.6%,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3.5%。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149万台,同比增长45%;插混汽车销量71万台,同比增长33%;增程式汽车销量21万台,同比增长1%。
1季度国内汽车销量稳健增长,我们认为春节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动作用是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动力形式看,纯电汽车销量受益于A0级及以下车型(代表车型宏光MINI、吉利星愿)结合政策补贴的高性价比获得较快增速;偏中高端的增程式汽车销量增速受到其主要厂商中赛力斯的车型周期影响短暂承压,随着新车型问界M8的发布,销量增速有望在2季度迎来良好恢复。出口:插混增速保持强势。3月,汽车出口50.7万辆,同比增长1%;新能源汽车出口15.8万辆,同比增长26.8%。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10.3万辆,同比增长2.5%;插混汽车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1.3倍。1-3月,汽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占总出口的31.1%。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29万辆,同比增长16.7%;插混汽车出口1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25.4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0.1%,占总出口量的17.9%。比亚迪排名第二,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21.4万辆,同比增长1.2倍。
1季度混动车型成为出口的主要增长动力,我们认为由于海外基础设施差异及关税影响,插混车型凭借相较燃油车经济性与智能化的优势获得了更多市场,同时得益于其主要厂商比亚迪推进海外布局,插混车型出口同比大幅提升。随着近期中欧汽车关税谈判获迎来转机,我们认为纯电的出口增速也将得到回暖。
投资策略:国内汽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呈现出“电动化加速渗透、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的鲜明特征,我们认为自主品牌智能化的优势是其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在电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汽车产业的竞争重心正逐步转向智能化领域,具备领先训练数据、训练设施、智驾生态领域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华为凭借在ICT领域技术积累,业务不断延伸至联结、计算等领域,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其在软件、硬件、芯片、终端、网络、云等领域均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在多个场景下与ICT技术相匹配,经过前期大规模研发投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相关受益标的包括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的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及HI模式下的长安汽车。
我们认为混动化趋势将会持续提升,内燃机将以混动形式长期存在。零部件企业方面,我们看好国内汽车管路总成龙头供应商川环科技(300547)、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龙头企业宁波高发(603788)、国内涡轮增压壳体企业科华控股(603161)、气门传动组核心供应商新坐标(603040)、国内气缸套龙头公司中原内配(002448)等。
风险提示:补贴政策覆盖时长不及预期,智能驾驶推进力度不及预期,汽车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海外关税政策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