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出口脉冲、提前出货及关税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在关税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逐步增加的环境下,我们认为3月出口实现超预期大涨的可持续性不强,后续出口可能即将面临下行压力。
第一,出口大超预期,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出口商提前出货,其持续性不强。3月出口同比12.4%,明显超过市场预期,经过3月的拉涨,后续增速回调的概率较大。我们认为,后续增速可能回调的主要原因是3月的涨幅主要是出口商提前出货拉动的,它的持续性并不高。对于进口,当前降幅显示进口增长动力仍弱,或是内需不振对进口的影响仍在。
第二,已生效的对美关税影响体现在哪?3月对美出口方面已经生效的新增关税有20%,出口增速却在上升,关税的影响体现在哪里?第一,对美出口增速虽在上升,但近两个月的对美出口占比却跌破13%,这是2015年以来首次。第二,对东盟出口占比则明显提升。已经生效的对美关税已对我们的出口流向产生了影响,这部分出口或正在转向东盟等国家和地区。
第三,二季度中美之间直接贸易的下行压力会比较大。我国一季度出口同比较好,但考虑到提前出货的潜在回落效应,我们预计二季度开始,出口的压力会比较大。一方面是当前的出口已经隐约显现出关税的影响。再加上3月的回升更多是提前出货的影响,后续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是中美之间更高的关税在4月开始生效,在更高关税影响逐渐体现下,二季度出口面临的下行压力会比较大。
第四,中国对美出口可能流向周围的关税暂缓地。首先,对美出口占比下滑和对东盟占比提升,3月的出口国家占比调整为我们提供了后续转口力度可能比3月更大的信号。其次,美国对其他国家关税暂缓90天,提供了转口的条件。我们认为,在暂缓的这90天里(即二季度),中国对美的出口可能流向周围的关税暂缓地,再而转向美国。因此,二季度可以重点关注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关税变化或进口额度。
风险因素: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