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策略周观点:杀估值后可能没有杀盈利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我们认为,大多情况下,较大的利空冲击往往会带来先杀估值再杀盈利,持续过程较长。但由于这一次关税冲击出现在牛市初期,市场整体估值位置较低,这一次对指数的冲击可能是一次性的杀估值。历史上类似的案例有13年年中钱荒和20年初疫情:(1)2013年年中钱荒,短期利率持续大幅上行,随后14年盈利和经济明显下台阶。但由于出现在牛市初期,指数一波跌到位,但对板块的影响持续了3个季度。(2)2020年初的疫情,也是出现在牛市初期的黑天鹅,股市在春节后第一天也有较大的单日调整,对指数影响时间很短,但对板块影响很长,随后2-3年的板块表现均受到疫情和疫后复苏节奏的影响。当下的关税冲击,是较大的黑天鹅,但由于出现在牛市初期,市场估值位置较低,对指数冲击(杀估值)可能已经完成,后续即使有盈利的冲击,指数受影响也会较小。不过对行业的影响还会继续,建议季度内配置偏价值,寻找价值中可以进攻的方向(价值主题、稳增长政策变化、国产替代)。
(1)2013年中钱荒:牛初的黑天鹅、指数一波跌到位、对盈利和行业影响持续了3个季度。2013年中,为了限制地产过热和防控非标融资风险,流动性政策持续收紧,短期利率持续大幅上行,由于上行速度过快,大部分投资者没有预料到这一冲击。13年6月市场杀完估值后,等到2014年上半年真正盈利恶化的阶段,股市反而只是横盘震荡。
不过从板块上来看,钱荒的影响持续了3个季度。2013年6月到2014年2月,受钱荒影响大的金融周期持续跑输市场,直到14年Q2,房地产政策转向积极才企稳。期间表现最强的是成长和消费,成长有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的驱动,不依赖债券融资,消费也会受地产的影响,但由于是后周期,直到2014年Q2以后才开始明显跑输市场。
(2)2020年初疫情:牛初的黑天鹅、指数一波跌到位、对盈利影响1个季度、对行业影响时间很长。2020年初的疫情冲击,也是出现在牛市初期的黑天鹅,股市在春节后第一天也有较大的单日调整,但随后很快见底反弹。这一次调整杀估值和杀业绩都很短。
与2013年类似的是,疫情对板块的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2020年Q1疫情刚出现期间,表现最强的是科技,因为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娱乐均有利于科技。之后随着国内疫情第一次得到控制,国内必选消费快速恢复,2020年Q2-Q3消费最强。2020年下半年开始,投资者发现,海外疫情虽然没有控制住,但对冲性政策力度较大,全球各国经济开始逐渐恢复,出口和制造业也开始领涨市场。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