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成核剂更新:对美关税政策反制,国产替代有望提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①2025年4月4日,中方发布系列反制美对等关税措施,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②2025年4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需求端:下游应用领域扩展,成核剂需求有望上行。成核剂是一种用于提高聚丙烯、聚乙烯等不完全结晶树脂材料的结晶度,加快其结晶速率的高分子材料助剂,是制造改性塑料的关键原材料。成核剂功能丰富,可改善树脂制成品的光学性能,提升产品可视性和美观度;能够改善力学性能,增强产品的刚性或抗冲击性等;以及改善热变形温度,确保产品的稳定性等,使得树脂材料和改性塑料应用更加广泛。据观研报告网,2016-2022年,我国成核剂市场需求从4600吨提升至9520吨,CAGR达12.89%。参考我国历史聚丙烯、聚乙烯产量增速,2019-2024年聚丙烯、聚乙烯产量CAGR分别为9.0%、9.6%,下游需求较为稳健。未来随着高性能树脂材料和改性塑料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成核剂应用领域也将对应扩展,包括5G通信使用的光纤材料、3D打印涉及的树脂材料等,叠加技术创新与国家政策强力支撑,聚烯烃高端化发展趋势不断确认,后续有望进一步拉动成核剂需求上行。
供给端:成核剂国产率较低,美国本土产能较高。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1年我国成核剂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外企业占73%,呈和科技占23%,国内其他成核剂企业占4%。由于如美国美利肯、日本艾迪科等国外先进厂商对成核剂开发使用存在先发优势,长期以来占据我国成核剂市场的主导地位。2022年,美利肯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布莱克斯堡(Blacksburg)新建的超级工厂投产,满负荷产能时能够将其旗下Millad透明剂产能提升50%以上,美国本土成核剂产能优势或再度巩固。据呈和科技2023年报和观研报告网,2023年,我国成核剂对外依存度为70%,海外产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若中国对美反制关税措施落地,成核剂国产替代有望持续加速。针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若中国对美反制关税措施能够落地,短期来看由于我国的成核剂海外依存度较高,海外成核剂产品或难以立即得到替代,国内下游企业使用进口成核剂的成本或大幅提升,有望进一步凸显国产成核剂产品的性价比。随着近年来国内产量快速增长,我们认为未来成核剂进口替代率有望乘势提升。以成核剂国内龙头企业呈和科技为例,截至2024年10月,公司成核剂产能1.17万吨;募投项目广州科呈新建高分子材料助剂建设项目一期规划3500吨成核剂产能已于2024年11月全部投入生产。在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当下,公司有望把握机遇,实现产能的快速放量,加速成核剂国产化替代进程。
建议关注:呈和科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